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下列明清时期经济现象中,最符合当时世界历史潮流的是( )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
B.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均有很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3.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 )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
12.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是 ( )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
11.隋唐时期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
①政治统一 ②大运河开通 ③白银普遍流通 ④纸币的广泛流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0. 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产手工业部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表明( )
A.手工业已超过农业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苏州市明朝主要税源 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9. 2007年,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在船上发现了大量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在该船上发现的是( )
8.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7.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扬一益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6. 明朝中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上是因为( )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5.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世卿世禄制的废除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