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7184  347192  347198  347202  347208  347210  347214  347220  347222  347228  347234  347238  347240  347244  347250  347252  347258  347262  347264  347268  347270  347274  347276  347278  347279  347280  347282  347283  347284  347286  347288  347292  347294  347298  347300  347304  347310  347312  347318  347322  347324  347328  347334  347340  347342  347348  347352  347354  347360  347364  347370  347378  447348 

4.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主要“新”在( )

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中小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是想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然后再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新经济政策不同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处,也是它“新”的所在。

[答案] C

试题详情

3.1920年,农民契诃夫在火车站出售一小批粮食,结果应是( )

A.他受到表彰鼓励

B.他的粮食被没收上缴

C.他被要求到市场出售

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

[解析] 注意题干时间限定:1920年,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

[答案] B

俄共(布)十大,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回答4-6题。

试题详情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说明( )

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的拥护

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严重危机

C.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

D.这种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答案] D

试题详情

1.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所有工业企业实行国有化 ③废除实物配给制 ④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要求农民按固定价格将全部余粮交售给国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③是新经济政策的措施。

[答案] A

试题详情

5.(2010·福建文综·2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解析] 材料显示俄国已经出现走向资本主义的可能性,是苏联解体前夕,因此,正确的答案为C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不可能出现俄国走向资本主义的讨论,普京执政时期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因此,A、B、D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 C

试题详情

4.(2010·北京文综·22)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解析] 材料主张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但是又充分肯定了计划经济的合理性,说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A、B两项都是错误的,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问题,C项也是错误的。

[答案] D

试题详情

3.(2009·广东文科基础·3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比较各选项,选项A不正确,苏联改革最先从赫鲁晓夫开始;选项B错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经济领域的重工业方面进行;选项D不属于苏联改革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试题详情

2.(2009·广东理科基础·68)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解析] 斯大林模式的经济特点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A项表述错误;但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所有落后国家的最佳途径,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史实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故C项错误;计划经济在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方面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使苏联在短时间内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据此判断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应为B项。

[答案] B

试题详情

1.(2009·广东·22)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 本题考查从历史新材料、新情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目中列宁所说的“‘强攻’办法……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指的是苏维埃俄国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据此判断正确选项为D项。

[答案] D

试题详情

3.著名学者房宁在《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引论》中指出:“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关注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从西方发达国家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思想理论界都在思索和探讨这个问题。对战后西方发展的普遍关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事实对世界所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人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在多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今天人类的生活。”

请回答:

(1)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2)战后西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3)简要分析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答案] (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社会福利制度得到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注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合作。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3)不断出现的社会危机是促使战后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直接原因;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和吸收;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