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7188  347196  347202  347206  347212  347214  347218  347224  347226  347232  347238  347242  347244  347248  347254  347256  347262  347266  347268  347272  347274  347278  347280  347282  347283  347284  347286  347287  347288  347290  347292  347296  347298  347302  347304  347308  347314  347316  347322  347326  347328  347332  347338  347344  347346  347352  347356  347358  347364  347368  347374  347382  447348 

6.(2010·四川文综·18)下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清图片中的“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由此可以看出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这样的做法能够促进技术革新和产量的提高,但是不能表明实现中外合作生产,所以排除②。此题应选C项。

[答案] C

试题详情

5.(2009·福建·19)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企业厂长经理发出“松绑”的呼声,说明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受现有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松绑”的实质是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行公私合营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表现,因此排除A项。1984年实行的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因此排除B项;当时处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不可能提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试题详情

4.(2009·山东·13)表1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

表1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一年
26.6
32.1
41.3
第二年
27.2
34.3
38.5
第三年
28.8
36.7
34.5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农业、工业比重在逐年趋向合理。建国初期学习苏联重点发展重工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优化了农业、工业比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详情

2.(2009·江苏·10)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解析] 材料说明农村经历了由小农经济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的变化,即由个体小农经济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再到“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其实质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其中最晚的人民公社开始于1958年,由此排除A项;这首山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由此排除B项;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没有认识到集体化运动是政府组织的对农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答案] D

试题详情

1.(2009·广东·14)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年份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A项符合建国后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历史事实,当时我国“一五”计划超额提前完成,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工业基础。但是,当时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工业化并没有实现。据此判断,B、C两项违背史实。从表中数字上看,1958年的工业增长率是1955年的近12倍,只是表象,排除D。

[答案] A

试题详情

2.(2010·山东荷泽期末)1934年,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支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外国资本的压制  

B.封建主义的束缚

C.官僚资本的侵蚀 

D.股票市场的紊乱

[解析] 注意时间是1934年,这个时期中国处于国民政府统治下,形成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它依仗雄厚的资本和国家政权,巧取豪夺,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银行控制张裕酒厂就是典型的例子。

[答案] C

试题详情

1.(2010·广东梅州文综)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

直隶(含天津)
江苏(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省份
58%
19.82%
5.37%
4.22%
3.96%
2.56%
2.43%
2.43%
1.02%

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

A.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C.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解析] 这一时期是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时期,但新注册工厂主要集中在直隶、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说明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集中在沿海,内地薄弱。

[答案] B

试题详情

12.

注:小树代表民族资本主义。

以上4幅图代表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几个发展阶段,结合史实回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分为几个阶段?简述每个阶段发展的主要原因。[解析] 题目明确提示4幅图代表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只要对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有较好的把握,此题就容易回答了。

[答案] (1)四个阶段:19世纪60-70年代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初步发展;20世纪初较迅速发展;一战期间(或辛亥革命后)出现“黄金时期”(或进一步发展)。(2)原因: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诱导;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自然经济进一点破坏;辛亥革命的影响;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课后巩固提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