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似之处是( )
①清政府立即宣战 ②战争中奉行妥协退让的政策 ③战争从中国境外爆发
④战败后由李鸿章签订卖国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36、在反对封建主义方面,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阶级根源是什么?同二者相比,新文化运动有哪些更为进步的思想主张?根据当时的不同历史条件,分别指出三者在反封建方面的明显不足之处。
35、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据此,有人认为甲午战争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你对上述观点有何看法?试论述之。
34、俾斯麦在论及中日两国学习欧洲时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也!”结合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目的和90年代的结果,评述上述言论,并简述对你的启示。
31、材料一: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国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可惜道光二十年夏天定海失守以后,林没有机会与英国比武,难怪中国人不服输。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他就知道中国的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我国所办的刊物。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给了魏默深。魏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后来日本的文人把这部书译成日文,促进了日本的维新。
摘自蒋廷黼《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分完全变更面目。……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他们怕清议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例子。
摘自蒋廷黼《中国近代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作者描述的关于林则徐的两种观点?哪一种是错误的? 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说作者对于林则徐的批评是否正确?为什么?
30、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这主要是因为 A、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B、儒家思想严重阻碍民主思想的传播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D、儒家思想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9、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多种思想潮流迭起,冲突剧烈,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 ① 产生了多种政治力量 ② 先进的中国人勇于探索救国真理 ③ 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C、 ② ③ D、 ① ③
28、下列对北洋军阀的评述正确的是 A、因帝国主义对中国分而治之的政策而产生 B、是中国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 C、其统治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国民革命运动结束了其反动统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