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7572  347580  347586  347590  347596  347598  347602  347608  347610  347616  347622  347626  347628  347632  347638  347640  347646  347650  347652  347656  347658  347662  347664  347666  347667  347668  347670  347671  347672  347674  347676  347680  347682  347686  347688  347692  347698  347700  347706  347710  347712  347716  347722  347728  347730  347736  347740  347742  347748  347752  347758  347766  447348 

1、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似之处是(   )

  ①清政府立即宣战 ②战争中奉行妥协退让的政策  ③战争从中国境外爆发

 ④战败后由李鸿章签订卖国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36、在反对封建主义方面,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阶级根源是什么?同二者相比,新文化运动有哪些更为进步的思想主张?根据当时的不同历史条件,分别指出三者在反封建方面的明显不足之处。

试题详情

35、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据此,有人认为甲午战争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你对上述观点有何看法?试论述之。

试题详情

34、俾斯麦在论及中日两国学习欧洲时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也!”结合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目的和90年代的结果,评述上述言论,并简述对你的启示。

试题详情

31、材料一: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国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可惜道光二十年夏天定海失守以后,林没有机会与英国比武,难怪中国人不服输。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他就知道中国的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我国所办的刊物。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给了魏默深。魏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后来日本的文人把这部书译成日文,促进了日本的维新。

摘自蒋廷黼《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分完全变更面目。……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他们怕清议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例子。

摘自蒋廷黼《中国近代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作者描述的关于林则徐的两种观点?哪一种是错误的? 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说作者对于林则徐的批评是否正确?为什么?

试题详情

30、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这主要是因为  A、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B、儒家思想严重阻碍民主思想的传播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D、儒家思想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试题详情

29、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多种思想潮流迭起,冲突剧烈,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  ① 产生了多种政治力量 ② 先进的中国人勇于探索救国真理 ③ 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C、 ② ③   D、 ① ③

试题详情

28、下列对北洋军阀的评述正确的是  A、因帝国主义对中国分而治之的政策而产生  B、是中国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  C、其统治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国民革命运动结束了其反动统治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