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步骤是( )
A开展企业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 B实施初级与中级国家资本主义
C接受国民政府财产与官僚资本 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1.1953-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A 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 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
C 消灭资产阶级 D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0.1952年秋,上海某民族资本家在本厂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该厂工人议论纷纷,主要有下列4种意见。其中唯一正确的意见是 ( )
A.这个主张对国家有利,工人阶级应积极响应
B.工人阶级是国家主人,资本家休想随意使唤我们
C.什么“劳动竞赛”.我们挣多少钱做多少工
D.这是资本家的剥削花招,应当进行批判斗争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中国经济落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较大,占有重要地位。资本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合理调整的政策。而私人资本主义的恢复和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选项B、C、D中的观点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答案]A
巩固与测评
[基础练习]
3.如何认识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
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一历史阶段,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并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具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双重性质。说它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就其政权组织形式的某些特点和一种经济成分并存而言。政权形式某些特点主要是指中央人民政府是由以中共代表为主体的多党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说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就其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政治上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其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经济上,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
[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性质是
A.旧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判断一个政权的性质,应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角度来分析。建国初,我国政治上表现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经济上表现为五种经济成份并存,其中虽然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占有很大比重,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此时的中国不能称为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答案]B
拓广与探究
[例1](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日)记者进一步直率地问(申新棉纺织印染厂总管理处总经理荣毅仁):“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荣毅仁答道:“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凯歌行进时期》
你是怎样理解荣毅仁这句话的?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开始有步骤地消灭私有制。由于资本家当中的一些代表人物,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有别于官僚资本的政策。通过公私合营、和平赎买等方式,在维护资本家利益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它们改造。本段材料反映了公私合营后,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荣毅仁的真实感受。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要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但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革命还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解放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他们的利益,因此受到了资本家的欢迎,也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
2.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恢复经济采取的措施、特点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1)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完成土地改革;实行工矿业民主改革和技术改革。(2)特点:a始终以稳定经济秩序为目标,采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b争取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财政状况的好转。c采取统一战线策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一。(3)原因:a这是由当时的经济形势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困苦,这些措施将直接关系到人民政权的生存问题。B由党的正确领导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党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抓住了当时的主要矛盾。
[例2](1999 全国)新中国成立后,在工矿企业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主要是为了
A清除反动分子和封建残余 B改善工人的生产劳动条件
C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D促进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
[解析]此题要求确认建国初期在工矿企业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可用排除法解答。A选项是民主改革的内容而非目的;B、D选项吃虽然是改革的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民主改革废除压迫工人的旧制度,生产改革废除旧的生产管理制度,这些均属于“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答案]C
[知识运用]
1.从1949-1956年,我国成功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这种过渡在政治、经济领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社会经济结构由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2)社会阶级结构由多个阶级并存到都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社会主要矛盾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4)国家政治制度由初期的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例1]过渡时期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标超额完成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到“八大”召开
D土地改革到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完成
[解析]过渡时期是指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以上四个选项中,只有三大改造的完成才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答案]A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方法: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2)政策:赎买政策
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2)原则:自愿互利
(3)道路: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
3.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2.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