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8390  348398  348404  348408  348414  348416  348420  348426  348428  348434  348440  348444  348446  348450  348456  348458  348464  348468  348470  348474  348476  348480  348482  348484  348485  348486  348488  348489  348490  348492  348494  348498  348500  348504  348506  348510  348516  348518  348524  348528  348530  348534  348540  348546  348548  348554  348558  348560  348566  348570  348576  348584  447348 

1.早在13世纪,英国就出现了由贵族、领主和僧侣代表组成的、由等级代表会议演变而来的议会。到14世纪,英国议会的召集、选举、议程等已经制度化。形成了两院制,下院的权力也逐渐法律化。英国由此获得了“议会之母”的称誉。结合有关知识思考:最早的议会为什么首先诞生在英国?它在当时的政冶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中世纪后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调整,英国的社会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农奴制和庄园制为基础的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贵族割据称雄的现状都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中央集权势在必行。因此,中央政权开始不断向地方延伸,传统的国王政府开始向中央集权体制过渡,作为这种过渡的产物和重要步骤的“议会”便应运而生了。  可见,议会的产生与国王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密切相关,同时新兴的市民集团在政治权限、经济实力上都尚未强大到可与封建贵族抗衡,还不能独立参与国内外商业竞争,需要依赖于王权。

[例1]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于

A 13世纪     B 14世纪     C 17世纪    D 19世纪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13世纪时,英国贵族先后迫使国王通过了《大宪章》和《牛津条例》,以此对王权实行限制,英国的议会制度基本形成。

[答案]A

试题详情

3.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英国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①内阁在下议院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

②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

③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制内阁决定权

(3)作用: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关系

[知识运用]

试题详情

2.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1)特点: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2)作用:

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②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削弱了王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各派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斗争维持在一个有序的状态,稳定了社会秩序

④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创了国家制度的新模式

试题详情

1.《权利法案》 1689年

(1)内容: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权力,约束英王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2)作用:英国议会的权力逐渐超过王权

试题详情

2.光荣革命:

(1)经过:

(2)成果: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

试题详情

1.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

13世纪基本形成,14世纪形成上、下两院

试题详情

29.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请用“抗战十个月以来”的史实证明“亡国论”和“速胜论”是错误的,并分析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

试题详情

28.清代民间歌谣云:“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将一座好神州化作烟世界。一方好田地,尽把罂粟栽。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鸦片曾经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而当今毒品泛滥仍然非常严重,已成为人类的一大公害。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当怎样加强对毒品危害的了解,做到“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并为禁毒运动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试题详情

27.以下是《马关条约》签定之前伊藤博文和李鸿章在马关的一段对话:

伊藤:“停战多日,期限甚足,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

中堂(指李鸿章)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辩?”

伊藤:“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李鸿章:“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所为。”

伊藤:“日限既促,故将我所能做到者,直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

读了这段对话,请你想像一下谈判时双方的态度,再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