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8407  348415  348421  348425  348431  348433  348437  348443  348445  348451  348457  348461  348463  348467  348473  348475  348481  348485  348487  348491  348493  348497  348499  348501  348502  348503  348505  348506  348507  348509  348511  348515  348517  348521  348523  348527  348533  348535  348541  348545  348547  348551  348557  348563  348565  348571  348575  348577  348583  348587  348593  348601  447348 

2.  东方:君主专制强化,自然经济主导--落后

[知识运用]

试题详情

1.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工业化进程起步--进步

试题详情

2.  清朝:中枢分权;创设军机处--君主专制顶峰

试题详情

1.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废宰相制度,创立内阁--君主专制强化。

试题详情

17.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A          B           C          D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感悟与思考

  当小燕子满天飞的时候,人们表面上陶醉在赵薇的大眼睛里,实际上是沉浸在大清皇帝的龙恩里,多好的皇帝。嬉笑怪嗔富有人情,体恤下情联系群众。真该怪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让我们不再有这般的福气。于是伪造了些虚拟皇帝,虚拟的幸福。古代的臣民臣妾们真如人们眼前的影视剧那么美好吗?没有。难怪鲁迅要说,翻开整部中国历史,看到的只有"吃人"和"被吃"几个字。杜甫有诗:"被驱不异犬与鸡"。即使是在那个时代,有良心的作家还是感到了人毕竟不同于"蝼蚁",所以才有了杜甫、白居易等人的力作。可惜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些古已有之的不平而鸣,对皇权罪恶的批判,反而被越来越多对清官和好皇帝的称扬取代了。  我们公民社会的确立为什么如此艰难?这与臣民社会的难以割舍有极大的关联,因为在某些艺术家的眼中,这种社会还是有着其美的。正如鲁迅所言:"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         思考与判断: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对我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归纳与运用

[知识归纳]

试题详情

16.“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  )

A.汉代    B.唐朝    C.宋初    D.元朝

试题详情

14.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  )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

15‘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

B.  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开放创新]

试题详情

13.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  )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

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试题详情

12.对“汉承秦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汉沿袭秦的三公九卿制,并有所发展      B.汉实行更严密的监察制度,发展为刺史制度

C.汉继承秦的皇帝制度,已构成较完整的体系   D.汉初否定了秦的郡县制,推行封国制

试题详情

11. 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的制度有(  )

①郡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行省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  C. ①②  D.②③

[综合运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