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制宪会议颁布的宪法及法令,集中体现了
A、第三等级的愿望 B、大资产阶级的意志 C、农民阶级的要求 D、中小资产阶级的要求
2、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法令:“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这条法令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
A.标志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承认了财产的不平等,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否定了特权等级的不纳税特权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封建制度本身已暴露危机,主要表现不包括
A、封建制度束缚资本主义发展 B、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制度
C、第三等级同特权等级尖锐对立 D、国家财政陷入困境
71.《人权宣言》主要思想:一切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自由、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等。
70.这段论述比较准确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社会的重大变革。法国大革命中,法国人民经过不断深入的革命斗争,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革命中,资产阶级发布了《人权宣言》,从政治上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颁布一系列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封建特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土地按人口分配,无条件地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力等,使“旧社会被摧毁了”。
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是资产阶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拿破仑制定和颁布的一系列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根据他颁布的《民法典》,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法国农业走上了小规模经营的资本主义道路。他进行财政改革,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这些使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得以巩固。因此,称“在帝国时期内建立了新社会”是比较确切的。
69、①同法国争夺市场和霸权。②拿破仑对外战争早期具有进步性(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抗击反法联盟对法国的进攻);后期具有侵略性(奴役了欧洲许多民族独立的国家和人民);与英、俄战争则具有争霸性(对欧洲大陆霸权的争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莱比锡之战是被奴役的欧洲各国反对拿破仑帝国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③防止了波旁王朝复辟,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前进步伐,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基础;战争使帝国的经济和财政陷入困境;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
68.原因:①资产阶级要求安定的局面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对雅各宾派恐怖政策不满。②雅各宾派领导集团失去人民支持。(1分)③军事胜利的情况下封建复辟的威胁解除了④反罗伯斯庇尔的势力较强。
评价:这种观点不对。①雅各宾派专政被推翻有其必然性,在国内外危机解除的情况下恐怖政策不利于资本主义秩序的稳定。②热月党人统治时期,防止了封建复辟,维护了共和政体和雅各宾派的土地法,是确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起点。③这是合乎历史趋势的“倒退”,不应否定。
67.①大陆封锁政策(或封锁欧洲大陆政策)。与英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保护本国资本主义经济。②土地所有制,人身依附关系。③欢迎拿破仑又反对拿破仑。拿破仑战争破坏了意大利封建统治秩序,又使意大利人民套上了民族压迫和奴役的枷锁。④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三重性,一是属于争霸战争;二是对其他民族的侵略性战争;三是拿破仑破坏了欧洲封建秩序,保护了国内外资本主义发展。
66.①材料一、三:不能全面评价,只看到一方面,忽视人民群众作用,只承认个人作用;②拿破仑运用武力建立政权和对外扩张;在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冲击欧洲封建统治方面做出了贡献。拿破仑是在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人民群众支持与参与下才有可能做出贡献的。③拿破仑在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的一系列对内对外政策充分反映出其政治上的资产阶级性质,一是制定鼓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二是其《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三是为培养人才而发展科研教育文化。四是其对外战争中具有为资产阶级利益而向海外和欧洲大陆扩张争霸的性质。只有这样分析,才能认识拿破仑的全貌,认识拿破仑的帝制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65.背景:革命高潮已过去,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正常秩序。
主张:由资产阶级独占统治、实行法治、稳定局势、立法明智。
评价:①基本肯定:符合历史客观发展需要;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是革命的任务;稳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②基本否定:否定了雅各宾派的民主精神;资产阶级独占统治体现了它的局限性;排斥人民群众,破坏了平等原则。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