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9.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化。请指出三次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9分)
28.近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
材料一 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平均时间
|
1885年-1919年 |
1920年-1944年 |
1945年-1964年 |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
30年 |
16年 |
9年 |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
7年 |
8年 |
5年 |
材料二 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时间 |
1929年-1947年 |
1948-1973年 |
1974-80年代中期 |
贡献率 |
31% |
33% |
40% |
材料三 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图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哪些特点?(2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4分)
(3)材料三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劳动力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试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劳动力构成的角度,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怎样推动上述变化的?(6分)
27.在20世纪人类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过:“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海权论的创始人马汉提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其决定因素,都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海权,能否控制海洋.纵观历史上世界性大国的崛起,都可以说与经略海洋息息相关,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等,无一不是“发轫于海洋”,并最终成为具有强大海洋控制能力的国家.
(1)结合20世纪上半期西方大国争夺海权的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8分)
材料二
(2)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中有什么共同点?(2分)
材料三 1995年江泽民在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为早日结束二战,争取和平,“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召开了哪几次重要国际会议?(2分)上述会议精神在“二战”后初期如何得以体现?(3分)
25.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A.《时代》杂志的预言非常准确
B.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C.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笫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