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亚洲国家大都成为殖民地或“保护国”
B.非洲国家大都成为英、美的势力范围
C.拉美完全为英、美的势力范围
D.英国由此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解析 本题要求为学生准确掌握工业革命后的重大影响,B、C项均是19世纪晚期的事,D项是18世纪的事情。均可排除。
答案 A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证明( )
A.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劳动积极性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机器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解析 本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生产力提高证明了什么。A项,工业革命开展时,资本主义制度刚刚确立,尚有大量封建因素。B、D项容易排除。
答案 C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简要叙述其形成过程。
解析 本题形式上是两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形成的经济根源和形成过程,实际上经济根源是工业革命,还暗含着一问,工业革命为什么能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主要由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列强开拓海外市场的活动加强,同时资本主义列强开拓海外市场的活动加强,同时资产阶级也具备了征服世界的能力。形成过程包括两个大方面,一个是资本主义自身,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另一方面如何把许多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如何把亚非拉更多国家的经济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本题着重考查了分析概括归纳能力。
答案 根源在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展开,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促使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广泛深刻地开展起来。同时,工业革命造成的商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大幅度提高,使开拓更大海外市场和霸占更多的殖民地的活动大为加强,资产阶级变本加厉地进行征服世界的活动,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最终确立。
过程:1848年欧洲革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19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美国独立战争、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得以确立。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大肆进行侵略扩张,占领了大量的殖民地及半殖民地的市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把广大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落后国家和地区卷进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典例精评]
1.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先后盛行的两种经济思想。结合两种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产生的经济根源以及对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影响,说明其演变过程。
答案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经济思想。它认为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主张政府干涉经济,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奖励出口,减少进口,加紧海外殖民掠夺。重商主义盛行时,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商业资产阶级力量较强,工商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资金,重商主义就是要求资本原始积累的反映。重商主义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上的反映,它的出现往往与专制制度的加强又有密切关系。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工业生产品的大幅度增加,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于是要求改变政府干涉经济的政策,废除对外贸易的垄断,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主张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资产阶级积极展开自由主义改革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随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日益完善,议会制和政党制普遍实行。
3.结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几要素分析阻碍法国工业革命进程的因素。
法国是继英国之后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大陆国家。但是法国工业革命的规模远远落后于英国,而在发展速度上也比不上同期的美国和德意志。这是因为:第一,从资本原始积累方面来说,法国对农民的土地剥夺主要不是通过大规模圈地的暴力方式,而是通过租税盘剥。另外,由于法国在与英国争霸中的失败,丧失了原来的许多殖民地,所以殖民掠夺对于原始积累的意义,在法国也不像英国那样突出。第二,法国大企业发展缓慢,而小企业长期大量存在(法国传统服饰业,高级化妆品和奢侈品制造业仍以手工劳动为主),企业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比较困难。第三,法国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这影响了雇佣劳动力的来源,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第四,法国高利贷资本活跃,吸引了大量社会流动资金,减少了工业投资。
[疑难解析]
2.通过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和过程结果,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1.分析、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城乡结构和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工业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壮大了资本主义经济,而原来的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逐渐被挤垮。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②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英国资产阶级虽然在英国封建社会晚期已经出现,但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是商业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这样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无产阶级也逐渐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于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成为工厂出现初期的普遍现象。因此,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它一出现就开始了。工人运动逐渐兴起。③城市的扩大。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在这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逐渐发生变化。④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和东方从属于西方。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推销商品,到全球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加紧对殖民地人民的疯狂掠夺,造成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与此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
4.影响:①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统治基础
②改变了社会结构
③经济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
④世界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
[方法导引]
3.扩展
2.特点
①工业革命首先从发明和使用机械开始
②发明者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③首先出现在轻工业部门
④首先发生于英国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