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未能很好地缓和与协调自身矛盾。在浪漫主义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它发源于 ,在法国:1830年, 发表了长篇小说 ,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代表了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时代, 代表的是法国封建贵族复辟势力反教会组织。因为他的杰出成就,司汤达被称为 。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 ,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 ,他的代表作《匹克威克外传》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最完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战斗力,被列宁称为 。
3、亚、非拉地区:埃及的代表人物 ,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作为战斗的檄文和政治宣言书,中国“诗界革命”的旗帜 也写下了大量的纪实感怀诗歌。
[课标要求]: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自主预览]:
(三)、美术
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在美术界掀起了浪漫之风,法国画家底奥多尔·籍里柯,以其代表作《梅杜萨之筏》发表了浪漫主义的宣言。在他之后,法国画家 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了高峰,他的代表作是 ,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珍品,而他本人也被称为“ ”。
[问题探究]:
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因及特点
(1)成因:19世纪上半叶,欧洲社会中很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并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中,便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2)特点:一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表现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而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的特点。二是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同步精练]:
1、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产物 B.浪漫主义文学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C.它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失望 D.当时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端开始暴露
2、“乐圣”贝多芬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他曾把拿破仑当成建立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他谱写的一首交响曲是
A.《英雄交响曲》 B.《小夜曲》 C.《蓝色多瑙河》 D.《茶花女》
(二)、音乐
1、德国: 是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物,既将古典交响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他一生中最辉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9部 。其中,在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是 。被称作是“音乐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杰作”。 是浪漫主义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是《幻想曲》;1834年,舒曼创办了《新音乐报》。
2、奥地利:舒伯特在其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被誉为“歌曲之王”,他以歌德的诗歌为原形创作了歌曲 ,成为德国艺术歌曲的典范。
3、中国:中国的国粹-- ,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
(一)、文学
1、19世纪上半叶,放眼整个世界,欧洲的社会变化最令人瞩目,在这一大背景下,诞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思潮-- 。
2、以 、 两国成就最高,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他的代表作是长诗 ; 是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有 和 。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自主预览]:
7.战后欧洲国家关系的焦点问题
(1)鲁尔危机。
1923年至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2)德国的赔款问题
德国的赔款是凡尔赛条约中悬而未决的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成为20年代国际关系中的斗争焦点,反映出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及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都力求使这一问题的解决对自己有利。法国要求获得最大限度的赔款,以削弱德国,增强本国的经济力量;英美则希望复兴德国经济促进欧洲经济发展,以利于海外贸易增长,并以德国牵制法国,削弱法国的霸权地位。
与德国赔款问题密切相关的道威斯计划
1924年8月,伦敦会议通过的“道威斯计划”,使帝国主义各国在赔款问题上达成了暂时的妥协。从这个计划的内容可以看出:第一,着眼于赔款的近期有效支付,在最重要的赔款总额、付款年限上没有明确规定,实际上这是一个为期五年的临时性计划,德国赔款负担大大减轻。第二,把索要赔款与提供贷款、扶持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为英美资本大量涌入德国扫清了道路。道威斯计划的通过与实施是协约国对德赔款政策的转折点,从削弱德国的政策转变为复兴德国的政策。
6.美英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
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英美先后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共同点,扼要说明美取代英的主要原因。
概况 |
说明 |
国内安全的政治局面 |
英: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美:独立战争、内战、两党政治 |
有利的国际环境 |
英:处于大西洋航路的有利位置,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比较早 美:两次大战本土远离战场,大发战争财 |
先进的科技与强大的经济实力 |
英: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处于“世界工场”的地位 美: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战后掌握了世界的经济霸权 |
强大的军事力量 |
英:拥有强大的海军 美:取得与英相等的制海权,二战中军事力量膨胀 |
对外扩张与争夺霸权 |
英:到18世纪中期先后打败荷、法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美:运用大棒、金元外交在西半球确立霸权,一战后推行“金元外交”,二战后通过“冷战”“热战”确立世界霸权 |
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这种不平衡性大力加强。
(2)英国在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后对更新技术和设备采取了消极态度,经济发展缓慢;而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积极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加上市场、资源、劳动力、资本等有利条件,经济飞速发展。
(3)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损失惨重,力量削弱;而美国则靠发战争财使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加强。
5.一战前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一战前后资本主义各国的兴衰和市场变化之间的关系:
英国:战前,它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国外市场,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战后,由于各
国购买力锐减,美、日商品竞争的影响,国外市场萎缩,导致英国经济衰退,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法国:战前是借贷资本市场广阔的国家。战后,法国资本投放的主要地区俄、奥匈、土耳其瓦解,法国由此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同时,借贷资本市场面临美国的“金元外交”而大大缩小,法国一度陷入严重的财政恐慌,虽然经过财政改革,形势好转,但很难恢复到战前的地位。
德国:战后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海外市场,又由于战后国内购买力锐减,财政陷入破产,经济混乱,反而成了外国资本尤其是美国资本投资的场所。
美国:一战初期利用中立地位,大力扩展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商务活动,供应交战各国的粮食、武器,取代欧洲列强占领落后国家的市场。市场的迅速扩大,使它聚积了大量财富,富甲天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战后,凭借经济实力,推行金元外交;在国内通过生产合理化运动和积极的信贷政策扩大市场。因此出现了“柯立芝繁荣”。
日本:一战期间,垄断了东亚市场,并向东南亚和印度等拓展商务市场。由于海外市场急剧扩大,使经济迅速发展,实力猛增,与欧美列强相差无几。
在世界市场的争夺过程中,德国丧失了海外市场,英法海外市场缩小,因而经济衰退。美日国外市场迅速扩大,导致经济繁荣,国力显著增强。事实说明,市场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地位提高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