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A. 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市场 B. 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
C. 通宵买卖的城市夜市 D. 繁荣的边疆茶马市场
12、下面是《申报》登载的《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文中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乃至社会风俗等都发生了变化。据此回答10-11题。
10、武则天的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诗中的石榴裙是指古代妇女穿着的绣有石榴的裙子,取石榴多子的寓意。这种裙子在中原地区的出现不早于
A、秦朝 B、西汉 C、魏晋 D、唐朝
11、下列各项有关唐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旧唐书》记载,中原“士女皆竟衣胡服”
B. 从江南地区到洛阳可乘船走大运河,也可骑马走驿路
C. 扬州的民众可在繁华的夜市上购买生活用品
D. 外国的刀豆、菠菜、甘薯等相继传入中国
9、在图中II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B、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C、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 D、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8、在图中I期,南下进攻的民族是
A、山戎 B、匈奴 C、突厥 D、回屹
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读下图,回答6-7题。
7、隋王朝国祚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其中,由隋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
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 B、府兵制、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D、科举制、均田制
6、开元通宝是唐朝通用的货币,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5、《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材料论述的是
A. 汉初的封国制 B. 建立具有地方行政权的诸侯国
C.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D. 汉武帝实行“附益之法”
4、下列关于刘邦治国措施中,动机与效果明显矛盾的是
A.分封同姓王 B.反秦之弊,与民休息
C.轻徭薄赋 D.重农抑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