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课堂反馈]
1、材料一、神瑞二年(415),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
--(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十食货志
材料二、九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恆从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
--(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十食货志
材料三、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十食货志
材料四、孝文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禧赞成其事。于是诏:“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朕尝与李冲论此,冲言:‘四方之语,竟知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何必改旧从新。’冲之此言,应合死罪。”乃谓冲曰:“卿实负社稷。”冲免冠陈谢。又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何为而违前诏?”禧对曰:“陛下圣过尧、舜,光化中原。舛违之罪,实合处刑。”孝文曰:“若朕言非,卿等当奋臂廷论,如何入则顺旨,退有不从?昔舜语禹:‘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卿等之谓乎!”
--《北史》
材料五、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材料二孝文帝的改革涉及了什么内容?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四中孝文帝的改革涉及到什么内容?
(3)结合材料五,说明孝文帝改革与孝文帝个人素质的关系。
3、 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
表现:鲜卑族逐渐和汉族相互融合,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这为后来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2、 加速了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表现:统治者尊儒崇经,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1、 使北方经济得以复苏和繁荣
表现:农业:耕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提高。
手工业:手工艺品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商品贸易活跃,对外贸易兴盛(四通市)
4、 移风易俗
内容: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作用: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民族融合。
3、 迁都洛阳
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作用: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为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2、 整顿吏治
目的:巩固北魏统治
内容:给百官颁行俸禄;严厉惩罚贪赃枉法。
作用: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负担减轻。
1、 推行均田制
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桑田、露天)
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 北魏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掌握政权的拓拔贵族和汉族地主间常常发生矛盾。
总之,在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的激化严重影响了北魏政权的稳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改革势在必行。
2、 北魏阶级、民族矛盾尖锐
在北魏政权的统治下,政治黑暗,赋税徭役极为繁重,导致阶级矛盾比较尖锐;北魏统治者还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从而导致民族矛盾也很尖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