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9714  349722  349728  349732  349738  349740  349744  349750  349752  349758  349764  349768  349770  349774  349780  349782  349788  349792  349794  349798  349800  349804  349806  349808  349809  349810  349812  349813  349814  349816  349818  349822  349824  349828  349830  349834  349840  349842  349848  349852  349854  349858  349864  349870  349872  349878  349882  349884  349890  349894  349900  349908  447348 

8、“秦朝统一全国后,皇帝集各种权力于一身。随着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孔子儒家思想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文化成为当时统治权力的附庸         

B、法家思想成为秦朝的统治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为秦朝统治者所采纳         

D、儒家思想的本质是消极、保守的,所以,秦朝时的文化氛围死气沉沉         

试题详情

7、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反映他主张         

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   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试题详情

6、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毁,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的部分最可能是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试题详情

5、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表达了小生产者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试题详情

4、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A、提倡“仁政” B、提倡“以德服人” C、主张礼法并用  D、提出天人感应

试题详情

3、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原因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新兴地主阶级全面兴起    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试题详情

2、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

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

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

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

试题详情

1、胡适曾说:“吾意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界状况之间关系的分析是

A、正确的  B、根本错误的  C、片面的  D、表面的

试题详情

33、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指什么?(3分)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4分)

(3)三次历史巨变伴随着三位伟人对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探索,他们始终坚持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国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最终结果。(3分)

(4)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3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