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898  34906  34912  34916  34922  34924  34928  34934  34936  34942  34948  34952  34954  34958  34964  34966  34972  34976  34978  34982  34984  34988  34990  34992  34993  34994  34996  34997  34998  35000  35002  35006  35008  35012  35014  35018  35024  35026  35032  35036  35038  35042  35048  35054  35056  35062  35066  35068  35074  35078  35084  35092  447348 

23.(6分)中国是《日内瓦协定书》的缔约国,2003年12月3日,发表了《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和措施》白皮书,重申反对使用化学武器,反对任何形式的化学武器扩散。苯氯乙酮是一种具有荷花香味且有强催泪作用的杀伤性化学毒剂,它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1)苯氯乙酮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                D.水解反应

E.银镜反应

(2)与苯氯乙酮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有苯环但不含-CH3的化合物有多种,请举出两例,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这两例分子内必须含有不同的基团)

试题详情

22.(6分)2000年10月10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以表彰他们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发现。他们研究发现:经过改造后的塑料能够像金属一样表现导电性能。以聚乙炔为例,要使其能够导电,必须用I2或Na等做掺杂处理,他们用碘做的掺杂实验通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聚乙炔的碳链结构片段可表示为__________。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这种可导电的塑料是一种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B.掺杂后的聚乙炔所以可导电,是因为它具有类似盐的结构

C.聚乙炔和碘的掺杂反应中,聚乙炔被还原

D.聚乙炔经掺杂反应后,分子内碳链结构未发生变化

(3)试写出用钠做掺杂实验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1.(8分)乙二酸(HOOC-COOH)俗称草酸,其主要物理常数如下:

  注:表中“--”是尚未有具体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向盛有Na2CO3粉末的试管里加入约3 mL乙二酸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说明乙二酸的酸性比碳酸__________。

(2)向盛有5 mL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3滴硫酸酸化的0.5%(质量分数)的KMnO4溶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说明乙二酸有__________性。

(3)已知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H2O+CO2↑+CO↑。为了验证草酸受热分解及其产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草酸晶体,有人认为该装置不合理。请你根据草酸晶体的某些物理常数和实验目的,指出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存在的四个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0.(8分)铜与浓硝酸反应和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不同,实验现象也不同。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钙固体;

③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④待反应完全后,将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

⑤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

⑥用注射器向试管内推入氧气(或空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的结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9.(7分)据下列信息完成所需回答的问题:

其中氧化物A是白色固体;氧化物B是黑色固体;单质C不溶于冷的浓硝酸。

(1)D是__________;G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元素C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浓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质C不与冷的浓硝酸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8.(5分)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CH3COO-、Na+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c(Na+)>c(CH3COO-)>c(OH-)>c(H+)

c(Na+)>c(CH3COO-)>c(H+)>c(OH-)

c(CH3COO-)>c(Na+)>c(H+)>c(OH-)

c(Na+)>c(OH-)>c(CH3COO-)>c(H+)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填编号)。

(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c(NaOH)__________c(CH3COO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是c(H+)__________c(OH-)。

试题详情

17.(8分)下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ⅣA、ⅤA、ⅥA、ⅦA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中表示Ⅵ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__________;表示?Ⅳ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__________;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依次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曲线中第2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显著高于第3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6.向Cr2(SO4)3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当pH=4.6时,开始出现Cr(OH)3沉淀,随着pH的升高,沉淀增多,但当pH≥13时,沉淀消失,出现亮绿色的亚铬酸根离子(CrO)。其平衡关系如下:

向0.05 mol·L-1的Cr2(SO4)3溶液50 mL中,加入1.0 mol·L-1的NaOH溶液50 mL,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A.溶液为紫色               B.溶液中有灰绿色沉淀

C.溶液为亮绿色              D.无法判断

绝密 ★ 启用前                      (四月号)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

化  学 (B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题 共60分)

试题详情

15.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美国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研制开发的。它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有O2进入发生反应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

B.有H2进入发生反应的b极为电池的正极

C.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D.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试题详情

14.在相同条件下(T=500 K),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中,甲充入1 g SO2、1 g O2,乙充入2 g SO2、2 g O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SO2转化率:乙>甲

C.平衡后O2浓度:乙>甲

D.平衡后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