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9899  349907  349913  349917  349923  349925  349929  349935  349937  349943  349949  349953  349955  349959  349965  349967  349973  349977  349979  349983  349985  349989  349991  349993  349994  349995  349997  349998  349999  350001  350003  350007  350009  350013  350015  350019  350025  350027  350033  350037  350039  350043  350049  350055  350057  350063  350067  350069  350075  350079  350085  350093  447348 

12.有人说,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的思想反映了一定时代的要求,你认为这个时代应是指

     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                          ②封建制度衰落时代

     ③资本主义形成发展的时代                   ④封建制度高度发达的时代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1.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③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0.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宋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杜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试题详情

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的等级秩序                D.否定封建传统礼教   

试题详情

8. 中国传统人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下列言论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忠、孝、廉、节”

     D.“民为贵,杜稷次之,君为轻”

试题详情

7.下列言论不可能出自《四书章句集注》的是

     A.理之源在于天理 

     B.人性具有仁、义、札、智等美德

     C.只需内心反省就可以得到天理

     D.“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试题详情

6.北宋时,有人请教理学家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否再嫁”,程顾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反映了他的思想内核是

     A.致良知                                   B.格物致知

     C.存天理,灭人欲                          D.发明本心

试题详情

5.董仲舒学说中继承了儒家“仁政”思想的是

     A.君权神授                                 B.春秋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试题详情

4.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一员,下列诸子百家中的言论不利于你发展的是

     A.“奖励军功,严禁私斗”

     B.道位于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C.“农与工肆之人,有能财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试题详情

3.春秋战国至秦汉各种思想流派分呈,有的学者将他们的思想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邦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文的学派”,按顺序他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B.道、法、墨、儒

     C.法、儒、遭、墨                           D.墨、儒、法、道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