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在NaCl晶体中与每个Na+距离等同且最近的几个Cl-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 ( )
A.正四面体 B.正六面体
C.正八面体 D.正十二面体
5.NaF,Nal,MgO均为离子化合物,根据下列数据,这
三种化合物的熔点高低顺序是 ( )
物质 |
①NaF |
②NaI |
③MgO |
离子电荷数 |
1 |
1 |
2 |
m |
2.31 |
3.18 |
2.10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4.某物质的晶体中含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
如图所示(其中前后两面心上的B原子未能画
出),晶体中A、B、C的中原子个数之比依次为
A.1:3:1 B.2:3:1
C.2:2:1 D.1:3:3
3.Cs是IA族元素,F是VIIA族元素,估计Cs和F形成
的化合物可能是
A.离子化合物 B.化学式为CsF2
C. 室温为固体 D.室温为气体
2.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CaCl2 B.Na202 C.NaOH D.K2S
1.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
的是 ( )
A.可溶于水 B.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65、工业上目前使用两种方法制取乙醛:(1)乙炔水化法;(2)乙烯氧化法。下列两表提供生产过程中原料、反应条件、原料平衡转化率、产量等有关的信息情况:
表一:原料、反应条件、平衡转化率、日产量
|
乙炔水化法 |
乙烯氧化法 |
原料 |
乙炔、水 |
乙烯、空气 |
反应条件 |
HgSO4、100~125℃ |
PdCl2-CuCl2、100~125℃ |
平衡转化率 |
乙炔平衡转化率90%左右 |
乙烯平衡转化率80%左右 |
日产量 |
2.5吨(某设备条件下) |
3.6吨(相同设备条件下) |
表二:原料来源生产工艺
|
原料生产工艺过程 |
乙炔 |
|
乙烯 |
来源于石油裂解气 |
根据上述两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乙炔水化法制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乙烯氧化法制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两表中分析,现代工业上乙烯氧化法逐步取代乙炔水化法(从环境、原料来源、产率和产量、能耗等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化学反应速率角度分析,在相同条件下,两种制取乙醛的方法哪种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上述两种方法的反应条件,均增加“100atm”,原料平衡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而实际生产中不采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若乙烯由石油裂化(裂化气混合气体的平均化学式CnHm、m>2n),进一步完全催化裂解而来,得到体积百分含量分别为:甲烷:5%、乙烯:40%、丙烯:10%、其余为丁二烯和氢气(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得到40mol乙烯,求:能够得到丁二烯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
64、铜与浓硝酸反应和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不同,实验现象也不同。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选择下列药品,完成该实验,并叙述实验步骤。药品:稀硝酸、稀盐酸、Zn粒、CaCO3固体。
(1) 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用注射器向广口瓶内推入氧气(或空气)
(2)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
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引起的,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__________(填
“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
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参看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
外观 |
在空气中加热时的现象 |
产物水溶液的酸碱性 |
X |
黑色粉未 |
燃烧时呈炽红色并发出火花,放出无色气体G |
微弱酸性 |
Y |
淡黄色晶体 |
首先熔化,然后燃烧,火焰为浅蓝色,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弱酸性 |
Z |
银白色固体 |
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浅黄色固体F |
强碱性 |
⑴X、Y、Z、F分别是(写名称) 、 、 、 。
⑵G中的化学键 (填“有”或“没有”)极性。G在固态时属于 晶体
⑶Y和Z直接作用后的生成物属于 晶体。写出它的电子式 。
62、为了测定某不溶于水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重),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取一配有合适胶塞的洁净、干燥的锥形瓶,准确称量,得到质量m1。②往锥形瓶中通入干燥的样品,塞好胶塞,准确称量;重复操作,直到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得到m2。
③往锥形瓶内加满水,塞好瓶塞,得到质量m3。
已知实验时温度为T(K),压强为P(kPa),水的密度为ρ水(g/L),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0,空气密度为ρ空气(g/L),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理论依据是: ;
(2)步骤②中重复操作至质量相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如何做到每次测量都是在相同体积下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 ;
(4)本样品收集时,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 ____。
(5)锥形瓶内空气的质量(m空气)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6)瓶中样品的质量(m样品)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
(7)该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