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0014  350022  350028  350032  350038  350040  350044  350050  350052  350058  350064  350068  350070  350074  350080  350082  350088  350092  350094  350098  350100  350104  350106  350108  350109  350110  350112  350113  350114  350116  350118  350122  350124  350128  350130  350134  350140  350142  350148  350152  350154  350158  350164  350170  350172  350178  350182  350184  350190  350194  350200  350208  447348 

1.《蒙娜丽莎》《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伟大作品的产生,主要反映了(   )

A.世俗社会的生活状况   B.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C.封建社会的经济繁荣   D.反对基督教的宗教活动       

试题详情

28、(12分)材料一  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围半亩以上,火点著铁甲皆透。

--《金史》(金,1115-1234年)

材料二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斛(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余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1127-1279)《梦粱录》

材料三   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电的利弊》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史实?(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科技成就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材料三中鲁迅提出了什么观点?你是如何看待鲁迅的观点的?(4分)

试题详情

26、(10分)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则事异。”

请回答:

(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4分)

(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思想哪个对当时影响最大?哪个对后世影响最大?(2分)

试题详情

25、从成语典故“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可以看出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教派有  ①佛教   ②道教 ③墨家   ④儒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24、观察图4、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B. 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C. 西学东渐开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 

D. 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试题详情

2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试题详情

22、“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试题详情

21、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试题详情

20.“神州五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