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1、将Cl2通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溴的萃取和分液操作,下列A组为萃取和分液的操作;B组为各步操作所要达到的目的,试将A组的各步操作按正确的操作顺序编号(用1、2、3…表示),将序号填入括号内;同样将B组编号,使每一叙述与A组的各步操作相符合。
A 组 |
B 组 |
( )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片刻 |
( )使下层水溶液漫漫流出 |
( )右手压住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将漏斗倒转并振荡 |
( )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保证漏斗内液体能流出 |
( )打开漏斗下端活塞,待下层液体流尽后再关上 |
( )使汽油溶液与水溶液分层 |
( )向装有Cl2和NaBr反应产物的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汽油 |
( )得到溴的汽油溶液,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溴 |
( )让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
( )使溴充分溶解在汽油中 |
( )从分液漏斗上口倾倒出液体 |
( )防止分液时液体溅出 |
( )把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打开 |
( )用汽油作为溴的萃取剂 |
20.已知:2Fe3++2I-=2Fe2++I2 2Fe2++Br2=2Fe3++2Br-
(1)含有1 mol FeI2和2 mol FeBr2溶液中通入2 mol Cl2,此时被氧化的离子是 ,被氧化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
(2)如果向原溶液中通入3 mol Cl2,则被氧化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 ,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
(3)若向含 mol FeI2和
mol FeBr2溶液中通入
mol Cl2,当I-、Fe2+、Br-完全被氧化时,c的范围是: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19.某同学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将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稀H2SO4中,微热,待氧化铜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第二步:向上述蓝色溶液中加入m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固体进行干燥并称量,得质量为ng。
(1)若硫酸适量(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无硫酸剩余)时,m和n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
(2)若硫酸过量(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有硫酸剩余)时,m和n的关系可能有 种情况,关系式分别为
(3)在第(2)种情况m和n可能的关系中,任选一种情况加以分析。
18.在一定温度下CuSO4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5g,该温度下将32gCuSO4粉末投入m 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并有CuSO4·5H2O晶体析出,则m的取值为( )
A 36g<m<128g B 18g<m<128g
C 36g<m<180g D 128g<m<180g
第Ⅱ卷(非选择题)
17.一些元素分别跟碳硅形成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表(单位:KJ/mol)依照这些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Si |
C |
H |
Cl |
O |
Si |
210 |
250 |
323 |
391 |
368 |
C |
250 |
356 |
416 |
327 |
336 |
A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硅
B硅化氢比甲烷难在氧气中燃烧
C SiCl4比CCl4易于从单质化合而成
D碳单质形成二氧化碳比硅单质形成SiO2容易
16.10.8克氮的氧化物NxOy和50克灼热的铁在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0.1molFe3O4和0.1molN2。则NxOy是( )
A NO B N2O3 C NO2 D N2O5
15.Mg、Al、Fe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2.80LH2(标准状况)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可能是 ( )
A、0.120mol B、0.150 mol C、0.0800 mol D、0.100 mol
14、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反应后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物。经测定ClO-与的浓度之比为1 : 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 5 B、11 : 3 C、3 : 1 D、4 : 1
13、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HS-CH2-CH(NH2)-COOH]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对控制艾滋病毒的蔓延有奇效。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半胱氨酸属于-氨基酸
B、半胱氨酸是一种两性化合物
C、两分子半胱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
HS-CH2-CH(NH2)-COO-S-CH2-CH(NH2)-COOH
D、HS-CH2-CH(NH2)-COONH4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放出一种碱性气体
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 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
C 电镀时,电镀池里的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