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8.下列能够证明“科学改变世界”这一历史结论的是
①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提高了科学文化和社会管理水平 ④促进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进步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李四光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是起于下列哪一科技文献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新华夏海的起源》 D.《地质力学概论》
16.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15.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④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14.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恢复经济、缓和矛盾
C.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逐步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份
13.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
上.这说明
①康熙善于学习和创新 ②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
③“尊孔”有利于清朝统治 ④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
C.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D.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11.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中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平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 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 D.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9.“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以米,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A.农产品、丝织品大量投放市场 B.丝织品质量提高,价格上涨
C.农业发展,粮食价格便宜 D.唐政府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