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9.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 )
A.触动了显贵的利益 B.加重了对农民的负担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以失败而告终
18.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加强军事力量 B.解决财政困难
C.铲除割据基础 D.抑制土地兼并
17.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 青苗法 ② 募役法 ③ 将兵法 ④ 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冗官、冗兵、冗费”是造成北宋长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这说明( )
A.兵不在多而在勇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政治改革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弊大于利
1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为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14.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
A.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3.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
A.与汉族通婚 B. 实行均田制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12.据史料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反映北魏当时( )
A.阶级矛盾尖锐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C.民族矛盾尖锐 D.汉族内部矛盾尖锐
11.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C.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D.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10.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内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者入仕做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