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0918  350926  350932  350936  350942  350944  350948  350954  350956  350962  350968  350972  350974  350978  350984  350986  350992  350996  350998  351002  351004  351008  351010  351012  351013  351014  351016  351017  351018  351020  351022  351026  351028  351032  351034  351038  351044  351046  351052  351056  351058  351062  351068  351074  351076  351082  351086  351088  351094  351098  351104  351112  447348 

8. 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

A.中央的派出机构  B.皇帝的秘书机构  C.地方的自治机构  D.朝廷的朝贡藩属

试题详情

7.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试题详情

6.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试题详情

5. 唐代,在长安考中的状元进士齐集大雁塔提名,进行欢庆。下列关于唐代选拔人才的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B.选拔了创新型人才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

试题详情

4.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 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 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 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 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试题详情

3.(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日:“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A.施恩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试题详情

2. 周初,周公封儿子伯禽于鲁,要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唐睿宗时,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贺拔延嗣不同于诸侯伯禽的地方是

A.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

C.与天子是否有宗法关系      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

试题详情

1.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