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0948  350956  350962  350966  350972  350974  350978  350984  350986  350992  350998  351002  351004  351008  351014  351016  351022  351026  351028  351032  351034  351038  351040  351042  351043  351044  351046  351047  351048  351050  351052  351056  351058  351062  351064  351068  351074  351076  351082  351086  351088  351092  351098  351104  351106  351112  351116  351118  351124  351128  351134  351142  447348 

10.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A.提出官民上书言事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         D.改革财政, 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试题详情

9.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反映的内容是

A.命各省保荐,引进人才     B.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C.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D.设邮政局

试题详情

8.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适用于对下列哪一理论的评价

A.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试题详情

7.魏源编纂的《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尽管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但还是有一定启迪作用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试题详情

6.下列观点中属于洋务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当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试题详情

5.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试题详情

4.1868年4月在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是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五条誓文》,从内容上可以看出它是

A.改革派的誓言        B.废除身份制度的法令

C.明治政府改革的施政纲领   D.规定必须效忠天皇的法令

试题详情

3.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观点,反映了他 ①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 ②反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③宜传自由平等    ④反对对外扩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何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A.维护农奴制度          B.废除农奴制度

C.推翻沙皇专制          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试题详情

1.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①克里木战争失败    ②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

③十二月党人起义    ④各阶层一致强烈要求废徐农奴制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