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秦始皇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有,五帝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上述评价的出发点各有不同。客观地说,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做到①用今人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人物②一分为二,全面、客观的评价③坚持发展的观点和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评价标准%根据评价者的个人喜好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1.“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不知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四年苦役)”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独尊儒术 B.科举取士 C.焚书坑儒 大兴文字狱
30.元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最大的贡献在于( )
A.形成了历史上最大的疆域 B.建立了对西藏、台湾的有效管理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D.促进了全国规模的地理测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高☆考♂资♀源?网)
28.无名氏《题壁》诗曰:“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对这首诗的解读正确的是 ( )
①该诗作者应该是南宋人②南宋时已经有交通地图了
③南宋人民渴望收复失地④南宋统治者腐化苟安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29统治者采取“藩汉分治”的制度,西夏的官制分为汉制官职和党项官职两个系统,其根本原因是( )
A.民族矛盾尖锐 B.阶级矛盾尖锐
C.民族团结的需要 D.境内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6.关于隋唐时期的中日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
B.日本的大化改新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
C.为中日交往做出贡献的人物吉备真备和高僧义净
D.日本都城的建造仿照了唐长安城的样式
27《宋史》中记载:“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此材料反映出的主要信息是( )
A少数民族政权威胁北宋的统治 B北宋中期形成“积贫”局面
C北宋政治腐败 D北宋中期形成“积弱”局面
25、唐朝一人漫步在长安城繁华的街市上,他可能看到的有:( )
①“新罗坊”有人在写诗 ②邸店中一名商人存入大量“开元通宝”
③西市里卖珠宝的波斯店生意兴隆 ④许多外国人如大食人、新罗人甚至于非洲黑人在长安生活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24.有唐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这则材料反映了 ( )①唐初经济发展的状况 ②唐政府征收茶税的现象 ③唐代某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 ④唐代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