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 (1)关闭W,用手握住E瓶,或微热D管,若F中导气管处有气泡排出,松开手或停止加热,导气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证明W→F气密性好。 在A中,从长颈漏斗处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口端(液封),再关闭W,用手握住烧瓶B(或微热B),若A中水沿长颈部分上升一段水柱,松手或停止加热后,水柱回落,证明A→W部分气密性好。 (2)用一小试管集满H2后,移近火焰,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气体不纯;若只听到轻微“噗”的声响,证明H2纯净。 (3)B中:2H2+O2=2H2O D中:N2+3H22NH3 (4)碱石灰;除去HCl和水蒸气 (5)防止水倒吸进入D中加热的试管中,兼收集NH3的作用 (6)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1] (1)2NH3+3CuON2+3Cu+3H2O (2)NaOH的强碱性及溶解产生的热利于氨气的逸出。 (3)C (4)黑色粉末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 (5)将反应剩余的氨吸收。 (6)3a/22.4 9a/11.2b (7)减小,D装置吸收的水中包含了从A中带出的水份。
1] (1)① (2)①C ②用pH试纸分别测定两溶液的pH (3)①加热;因加热操作方便、简单,试剂节省且又不引入新的杂质;加盐酸看是否有气泡或加消石灰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鉴别(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②BaCl2;Na2CO3;过滤;盐酸;漏斗、玻璃杯、烧杯;取pH=7的溶液加BaCl2 后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6. 实验室可用NH4HCO3和NaCl为原料制备纯碱。请根据下表数据和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30℃时几种盐的溶解度(克/100克水)
NaCl |
NH4HCO3 |
NH4Cl |
NaHCO3 |
Na2SO4 |
(NH4)2SO4 |
CaCl2 |
MgCl2 |
CaSO4 |
36.3 |
27.0 |
41.4 |
11.1 |
40.8 |
78.0 |
51.7 |
26.2 |
0.165 |
制备纯碱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50毫升约25%的粗食盐水(密度近似为1克/厘米3);
②精制食盐水(粗食盐中含有少量Ca2+、Mg2+、SO42-等杂质),用盐酸将滤液的pH值调节至7;
③加热食盐水,将溶液温度控制在30-35℃;
④在不断搅拌下,分数次将研细的NH4HCO3加入食盐水中,加完料后,继续保温、搅拌半小时;
⑤静置,趁热过滤,回收母液,晶体用蒸馏水洗涤两次;
⑥将晶体灼烧,得到纯碱。
(1) 步骤①中,配制溶液的最后一步操作是 [说明:用不着容量瓶、用不着定容,因为该过程不需要非常精确:“配制50毫升约25%的粗食盐水”]
(2) 步骤②中,SO42-是否需要除去? ,理由是 ;
(3) 步骤④中所有操作的共同目的是 ;
(4) 步骤⑤中晶体的洗涤液中主要含有的杂质阳离子是 [注意:是“杂质阳离子”;Ca2+、Mg2+在精制的过程中已经除去,而Na+不是杂质离子],在通常情况下,检验这种阳离子的方法是 。
7. 某学校设计了一节实验活动课,让学生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碳棒、MnO2、NH4Cl、ZnCl2等物质。整个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 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上图为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图。干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已知NH4+的得电子能力大于Zn2+)。
MnO2作去极剂(吸收正极放出的H2,防止产生极化现象),该反应方程式为:H2+2MnO2=Mn2O3+H2O。而淀粉糊的作用是提高阴、阳离子在两个电极的迁移速率。
正极产生的NH3又和ZnCl2溶液作用:Zn2++4NH3=[Zn(NH3)4]2+
(2) 锌皮和碳棒的回收。用钳子和剪刀剪开回收的干电池的锌铜,将锌皮和碳棒取出,并用毛刷刷干净,将电池内的黑色粉末移入小烧杯中。
(3) 氯化铵、氯化锌的提取、检验和分离。
①如何从黑色粉末中提取NH4Cl和ZnCl2等晶体的混合物?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②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晶体中含有NH4+。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
③用什么方法可将NH4Cl和ZnCl2的晶体混合物分离开? 。
(4) 最后剩余的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MnO2,还有炭黑和有机物等。可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杂质,该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
5. 在加热的条件下用NH3还原CuO可以制得纯净的N2和活性铜粉(途径I);用该活性铜粉与空气反应又制得较纯净的N2(途径II)。由于N2在实验室制备常需要用到有毒和易使人致癌的NaNO2,上述方法因CuO与Cu的循环使用,且制出的N2可基本满足要求,故倍受人们关注。下面给出了按途径I和途径II制N2必需的几种实验仪器,其它必要的仪器如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等仪器均未列出。请按下列要求填写空白:
(1) 按途径I制N2时用浓氨水作原料至少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哪些仪器?(请按气流从左到右顺序列出仪器序号) ;
(2) 按途径II制N2时,至少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哪些仪器?(请按气流从左到右顺序列出仪器序号的接口顺序) ;
(3) 按途径Ⅰ制N2时你所选定的仪器组装的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序号是 ;
(4) 按途径Ⅱ制N2时,原料气(空气)是通过向 中加入 而送入反应器的;
(5) 为了保证途径I制得的N2比途径Ⅱ制得的N2纯净,是在仪器 中加入 以除去杂质气体
(6) 写出在仪器(A)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7) F处的棉花应蘸取的物质是 ,其作用是 。
4. 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办法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N2+3Cu+3H2O,试回答:
(1) 如果选用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质量(mH2O,mCuO)时,请用下列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a b c d
①仪器连接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 。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
②列出计算Cu的原子量的表达式:铜的原子量=
③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a) CuO未被全部还原 (b) CuO受潮 (c) CuO中混有Cu
(2) 如果仍采用上述仪器装置,其它方案可选用测定的物理量有
(a) mCuO和mCu (b) mN2和mH2O (c) mNH3和mH2O
3. 下图中A是H2发生器,B是大小适宜的圆底烧瓶,C是装有干燥剂的U形管,D是装有还原铁粉的反应管。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 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W,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浓度的盐酸适量,产生H2。经必要的操作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所示套上烧瓶,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W,B瓶中的气体通过U形管后在D中反应,进入E,最后进入F中(F中装有某种物质的溶液,作检验之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2) 点燃H2前必须进行什么操作?为什么?
(3) 写出B、D中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 。
D中 。
(4) U形管中,应盛试剂是 ,其作用是 。
(5) E装置作用是 。
(6) F中可装 的溶液,发生的现象为 。
2. 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NaOH固体的目的是 。
(3) 在干燥管B里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
A. 碱石灰 B. 生右灰 C. 五氧化二磷 D. 氢氧化纳
(4) 在C的玻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5) 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 。
(6) 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止,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
(7) 上述实验中,如果省去B装置,测定氨分子组成的N、H原子个数的比值将会(填“增大”、“减少”或“无影响”) ,理由是 。
1] (1)100mL容量瓶 (2)>b (3)配制pH=l的HA溶液难以实现 不妥之处在于加入的锌粒难以做到表面积相同 (4)配制NaA溶液,测其pH值>7即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 3 方案1和方案2都有以下两个明显漏洞:首先是当二氧化硫的量相对较多时,则它可以不被第一个装置吸收而进入石灰水,这样,却使不存在二氧化碳,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再是除二氧化硫外,乙烯、乙炔、硫化氢等也能使溴水及高锰酸钾溶褪色。而第3个方案在通过品红溶液使其褪色而且也可与高锰酸钾溶液作用的可证明其中有二氧化硫,而且当气体再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只能使其颜色稍变浅,这说明在下一步通入石灰水的气体中已不可能再含有二氧化硫,所以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只能是二氧化碳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