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1104  351112  351118  351122  351128  351130  351134  351140  351142  351148  351154  351158  351160  351164  351170  351172  351178  351182  351184  351188  351190  351194  351196  351198  351199  351200  351202  351203  351204  351206  351208  351212  351214  351218  351220  351224  351230  351232  351238  351242  351244  351248  351254  351260  351262  351268  351272  351274  351280  351284  351290  351298  447348 

4.儒家思想在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本原因是

A.它主张“民贵君轻”和仁政    

B. 它得到人民拥护   

C. 它吸收了其他多家思想    

D. 它适应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时代需要

试题详情

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试题详情

2.秦朝丞相李斯“焚书坑儒”的建议与西汉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二者的共同点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推崇依法治国 

C.禁止思想自由   D.提倡厚古薄今

试题详情

1.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皇帝下令烧毁所有《诗》《书》等诸子百家书,并且坑杀大批儒生的事件。这一事件应该发生在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试题详情

3.(09·海南)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解析] 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

[答案]A

试题详情

2.(09·安徽)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解析]  C项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一主张适应了西汉时期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A、B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当时尚未被统治者采纳。D项是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他的早期的民主主张。

[答案]C

试题详情

1.(04·上海)汉武帝问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的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背景。注意理解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的原因。董仲舒的主张是符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思想统一的需要的。

[答案]D

试题详情

2.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剧变,百家争鸣。儒家主张仁、仁政,反对苛政,不能适应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的潮流。儒学遭到冷落,未受到重视。秦始皇完成统一,以法家思想治国,采取“焚书坑儒”政策,儒家学派为统治者所不容,遭到沉重打击。汉武帝推行大一统,董仲舒的“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统治的正统思想。

高考巡礼

试题详情

1.全面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既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它的生命力。宣扬“天人感应”,为儒学披上了神学外衣。儒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因此受到统治阶级重视,成为正统思想。

试题详情

3.影响:有益于中国的     政治体制的稳固,儒学因     而显荣,成为执政者   臣民的工具。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这就使整个    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但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    的人才相对薄弱。

疑难解析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