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1448  351456  351462  351466  351472  351474  351478  351484  351486  351492  351498  351502  351504  351508  351514  351516  351522  351526  351528  351532  351534  351538  351540  351542  351543  351544  351546  351547  351548  351550  351552  351556  351558  351562  351564  351568  351574  351576  351582  351586  351588  351592  351598  351604  351606  351612  351616  351618  351624  351628  351634  351642  447348 

5、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该国以购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   ③表明英、法、美绥靖意图        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4、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极力削弱德国的主要意图是

A.剥夺德国的殖民地             B.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C.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D.获得德国的大量赔款

试题详情

3、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上述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C.赢得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试题详情

2、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在于

A.各国争夺世界殖民地的斗争            B.萨拉热窝事件

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

试题详情

1、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自由的向往。”它引燃了的一场战争应是   

A、科索沃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普奥战争

试题详情

34、(12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请回答: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2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2分)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分)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2分)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试题详情

32、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技术   D、信息技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