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1558  351566  351572  351576  351582  351584  351588  351594  351596  351602  351608  351612  351614  351618  351624  351626  351632  351636  351638  351642  351644  351648  351650  351652  351653  351654  351656  351657  351658  351660  351662  351666  351668  351672  351674  351678  351684  351686  351692  351696  351698  351702  351708  351714  351716  351722  351726  351728  351734  351738  351744  351752  447348 

3.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试题详情

2.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下面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试题详情

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试题详情

34.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请回答:

  (1)5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分)

  (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什么?这一会议最终达成了哪一地区的和平协议?(4分)

  (3)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请问这一原则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你认为亚非会议与会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6分)

  (4)70年代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据此回答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5分)

试题详情

30.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   )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实行土地改革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试题详情

29.之所以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      (   )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C.吸取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试题详情

28.“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