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1581  351589  351595  351599  351605  351607  351611  351617  351619  351625  351631  351635  351637  351641  351647  351649  351655  351659  351661  351665  351667  351671  351673  351675  351676  351677  351679  351680  351681  351683  351685  351689  351691  351695  351697  351701  351707  351709  351715  351719  351721  351725  351731  351737  351739  351745  351749  351751  351757  351761  351767  351775  447348 

19.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1940-1944年是抗战时期,以抗日为重任,因而“民主”出现频率不高

②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因而“民主”出现频率较高

③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民众热议“民主”

④1947年内战,“民主”频率下降。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8、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后、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三次政治民主化的机会,但均擦肩而过,其根本原因是

A.民主政治不适合中国人的习惯        B.中国没有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民主化的基础    D.帝国主义的阻挠

试题详情

17.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D.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试题详情

1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闭。”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试题详情

15、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

的丰碑。”其“推动”主要变现在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的传播

③显示了新阶级的力量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4、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该文要维护的“国体”是

  A.开明君主制      B.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共和制

试题详情

13.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试题详情

12.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 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顽固派     B.洋务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

试题详情

11.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两条不同的路向:

A.一条是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化路向,另一条是经济上的半殖民地化路向

B.一条是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化路向,另一条是经济上的半封建化路向

C.一条是反侵略的路向,另一条是封建的路向

D.一条是逐步陷入半殖民地深渊的路向,另一条是上升发展的路向

试题详情

10、下列关于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过程,最准确的是          

A、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B、君主专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C、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