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1656  351664  351670  351674  351680  351682  351686  351692  351694  351700  351706  351710  351712  351716  351722  351724  351730  351734  351736  351740  351742  351746  351748  351750  351751  351752  351754  351755  351756  351758  351760  351764  351766  351770  351772  351776  351782  351784  351790  351794  351796  351800  351806  351812  351814  351820  351824  351826  351832  351836  351842  351850  447348 

28.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足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6分)

(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5分)

试题详情

26.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10分)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

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住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不忠实于自已呢?”

问题:(8分)

(3)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1分)

(4)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1分)

(5)透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6分)

试题详情

25.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德州一中2008级模块学分认定历史测试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试题详情

24.《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 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 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试题详情

23.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试题详情

22.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试题详情

21.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试题详情

20.《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 中华民国建立

C. 抗日战争爆发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试题详情

19.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