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1679  351687  351693  351697  351703  351705  351709  351715  351717  351723  351729  351733  351735  351739  351745  351747  351753  351757  351759  351763  351765  351769  351771  351773  351774  351775  351777  351778  351779  351781  351783  351787  351789  351793  351795  351799  351805  351807  351813  351817  351819  351823  351829  351835  351837  351843  351847  351849  351855  351859  351865  351873  447348 

9、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10(2010高考广东文综15题)“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1.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

A. 告别了骑士时代              B. 加速了文化进程 

C. 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D. 引发了社会转型

试题详情

8、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西学

试题详情

7.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克己复礼为仁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试题详情

6、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的主要历史发展趋势是(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试题详情

5、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试题详情

4.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体现了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试题详情

3.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  )

A、“克已复礼”B、“民贵君轻”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D、“以德服人”

试题详情

1.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应合乎大自然四季变化,天冷多穿,天热少穿;

乙说:穿衣要看你等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地位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说:讲究衣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无大碍;

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不就好了;

他们的描述对应的思想是  (   )

A、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B、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C、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D、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2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法家最受统治者推崇     D.道家最受欢迎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