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右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
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11、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为,包括:( )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经济繁荣 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
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0、1683年,康熙帝命清军进入台湾,对此事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坚持了国家统一的立场 B.消灭了明朝的残余势力
C.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区域 D.驱除了外来势力的入侵
9、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谈判的立场是( )
A.互不相让 B.互相指责 C.你争我夺 D.平等协商
8、《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
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本
质问题是( )
A.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
B.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C.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
D.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7、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唐太宗( )
A.休养生息政策 B.仁义为本原则 C.民族团结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6、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 ( )
A.鲜卑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5、“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引用此语的原因是( )
A.唐太宗任贤纳谏 B.唐太宗遍读诸子百家之书
C.隋朝灭亡的教训 D.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
4、 在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景。“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3、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你认为哪种表述最准确( )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
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
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
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