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1904  351912  351918  351922  351928  351930  351934  351940  351942  351948  351954  351958  351960  351964  351970  351972  351978  351982  351984  351988  351990  351994  351996  351998  351999  352000  352002  352003  352004  352006  352008  352012  352014  352018  352020  352024  352030  352032  352038  352042  352044  352048  352054  352060  352062  352068  352072  352074  352080  352084  352090  352098  447348 

18、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B.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问题  

C.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对立           D.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势力的破坏

试题详情

17、新时期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成就有:

①1982年修改了宪法           ②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③中共八大提出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④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6、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WWW.K**S*858$$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试题详情

15、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下图是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时的图片,毛泽东能够成为备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原因主要是

A.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

试题详情

14、“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能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

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D.国共合作和全民族团结抗战

试题详情

13、“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拆材料         B.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试题详情

12、“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试题详情

11、“大革命失败了,WWW.K**S*858$$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大型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一课”中学习到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        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试题详情

10、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这次运动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运动

试题详情

9、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