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1943  351951  351957  351961  351967  351969  351973  351979  351981  351987  351993  351997  351999  352003  352009  352011  352017  352021  352023  352027  352029  352033  352035  352037  352038  352039  352041  352042  352043  352045  352047  352051  352053  352057  352059  352063  352069  352071  352077  352081  352083  352087  352093  352099  352101  352107  352111  352113  352119  352123  352129  352137  447348 

17、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的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科技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个人与社会、自然是无法分开的  B.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C.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D.中国古代只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试题详情

16、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导致了社会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其中,从业人员比例不断下降的是(   )

A.职业经理人员 B.国家公职人员  C.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D.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试题详情

1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试题详情

14、“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B.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试题详情

13、中国古代科技没有成功地发展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A.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     B.僵化的农本思想和闭关政策

C.保守的文化传统观念     D.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

试题详情

12、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  

兴盛。右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试题详情

11、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试题详情

10、以下各项关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对思想意识或文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反专制的启蒙思想萌发        ②小说创作的成就突出

   ③词和曲的创作登峰造极        ④舞台表演艺术逐渐形成

  A. ①②④      B.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9、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奔月成功,标志我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一大步。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判断下列关于探月工程解读正确的有(   )

①右图是中国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

②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③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宋朝的火箭发明

④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8、下列观点出自荀子、董仲舒、朱熹、黄宗羲。四个选项中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A.①黄宗羲②荀子③董仲舒④朱熹    B.①董仲舒②荀子③黄宗羲④朱熹

C.①朱熹②董仲舒③荀子④黄宗羲    D.①董仲舒②黄宗羲③荀子④朱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