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7、 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 ( )
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批评唐代不重视儒家的纲常伦理强调要吸收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北宋五子~是其典型代表
A、 C、 B、 D、
16、“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政策的实施( )
A、促进了学术的自由发展 B、阻碍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C、表现了汉朝对教育的不重视 D、促进了儒学地位的上升
15、汉武帝推行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措施不包括( )
A、罢黜百家 B、表彰六经 C、创办太学 D、创立科举制
1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的主要历史发展趋势是(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13.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12.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1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道、儒、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10、下列有一项是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它是( )
A.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B.民为贵,君为轻,实行仁政;
C.人定胜天; D.尚贤尚同;
9、《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D.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8、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 )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思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思想;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