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2262  352270  352276  352280  352286  352288  352292  352298  352300  352306  352312  352316  352318  352322  352328  352330  352336  352340  352342  352346  352348  352352  352354  352356  352357  352358  352360  352361  352362  352364  352366  352370  352372  352376  352378  352382  352388  352390  352396  352400  352402  352406  352412  352418  352420  352426  352430  352432  352438  352442  352448  352456  447348 

37、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原因有: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www.k@s@5@               高#考#资#源#网

试题详情

36、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重要的两次改革运动。以下对两次改革的认识,错误的是:A.发生的背景基本相同      B.都集中力量理财

    C.都是对封建社会进行局部改革   D.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

试题详情

35、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这是利用封建国家的权力干预经济    ②它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34、王安石变法中,意图“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的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试题详情

33、北魏拓拔澄在回答孝文帝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原,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试题详情

3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起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作用的措施有  

①整顿史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④

试题详情

31、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D、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试题详情

30、二十级爵制的制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秦国社会转型。下列叙述与之不符的是:

A .秦国出现了一批军功地主,在地主序列中排在第一位

  B.促使秦国统治集团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D.标志着世卿世禄制的废除

试题详情

29、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勤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B.根本着眼点是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

 C.从长远来看,有益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工商业的发展 D.有利于建立封建经济基础,确立封建制度

试题详情

28、商鞅变法措施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特点的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废井田开阡陌   D.实行什伍连坐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