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2344  352352  352358  352362  352368  352370  352374  352380  352382  352388  352394  352398  352400  352404  352410  352412  352418  352422  352424  352428  352430  352434  352436  352438  352439  352440  352442  352443  352444  352446  352448  352452  352454  352458  352460  352464  352470  352472  352478  352482  352484  352488  352494  352500  352502  352508  352512  352514  352520  352524  352530  352538  447348 

1.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外部因素是(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C.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救国救民探索的必然结果

D.孙中山由伟大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试题详情

3. “文革”结束后,教育作为“文革的重灾区”,面临许多问题。刚刚复出的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他采取了下列哪些措施

A.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B.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C. 科教兴国         D. 倡导尊师重教

试题详情

2. 对于“双百方针”理解错误的是

A.双百方针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B.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C.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D.双百方针并没有坚持贯彻下去。

试题详情

3.下列哪些电影不是卓别林的经典之作( )、

A.《城市之光》       B.《摩登时代》   

C.《一个国家的诞生》    D.《牧神午后》

试题详情

2.下列属于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有( )

A.《马拉之死》B.《泉》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自由引领人民》

试题详情

1.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他的代表作有( )

A.《战争与和平》 B.《安娜·卡列尼娜》 C.《西风颂》 D.《人间喜剧》

试题详情

29.(10分)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 

  (2)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