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 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5.“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此言论属于
A.仁政思想 B.民本思想 C.“性本善”思想 D.“性本恶”思想
4.汉武帝赏识董仲舒的根本原因是
A.汉武帝“举贤良”的用人政策 B.董仲舒受各级官员推荐
C.董仲舒对汉武帝忠心耿耿 D.董仲舒的思想适应时代的需要
3.孔子概括“知天命”的年龄是
A.二十岁 B.三十岁 C.四十岁 D.五十岁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最突出的共同点
A. 提出社会变革的主张 B. 反对掠夺战争
C. 主张实行法治 D. 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
1.“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
A.众多豪门望族 B.众多思想流派 C.众多地方政权 D.众多文学形式
5.“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对欧洲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B.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C.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
D.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印刷术、造纸术 B.罗盘针、火药
C.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古典文化 D.郑和的“宝船”
3.下列宋朝著名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是( )
A.李清照 B.苏轼 C.柳永 D.辛弃疾
2. 下列哪些是汉赋的代表作品( )
A.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B.张衡的《二京赋》
C.关汉卿的《窦娥冤》 D.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