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虽历经曲折,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2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20.“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A.意识形态与科学领域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领域
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9.下列关于“双百”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0世纪50年代提出 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③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④主要适合建国初期的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8.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新变化有
①成人高等教育规模越来越大 ②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长足发展 ③中外大学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④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6.2007 年,在纪念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时有人写道:30年前的12 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那一次史无前例的“中华第一考”。当我从公社党委办公室拿到那张盖着鲜红印章的 “准考证”时,我一下子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复
A. 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 B. 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求知热情
C. 使社会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D. 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
1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4.下列各项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表现的是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D.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