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2406  352414  352420  352424  352430  352432  352436  352442  352444  352450  352456  352460  352462  352466  352472  352474  352480  352484  352486  352490  352492  352496  352498  352500  352501  352502  352504  352505  352506  352508  352510  352514  352516  352520  352522  352526  352532  352534  352540  352544  352546  352550  352556  352562  352564  352570  352574  352576  352582  352586  352592  352600  447348 

2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虽历经曲折,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试题详情

2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试题详情

20.“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A.意识形态与科学领域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领域

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试题详情

19.下列关于“双百”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0世纪50年代提出  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③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④主要适合建国初期的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8.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试题详情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新变化有

①成人高等教育规模越来越大  ②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长足发展  ③中外大学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④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试题详情

16.2007 年,在纪念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时有人写道:30年前的12 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那一次史无前例的“中华第一考”。当我从公社党委办公室拿到那张盖着鲜红印章的 “准考证”时,我一下子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复

A. 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       B. 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求知热情

C. 使社会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D. 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

试题详情

1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试题详情

14.下列各项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表现的是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13.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D.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