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 彼特拉克--以“人学”对抗“神学” B.亚里士多德--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C. 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 D.康德--宣扬科学与理性
1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11.在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有
①北京成为四方艺人的聚集中心 ②北京观众的口味和演出市场的需要
③清朝皇室贵族、官员的欣赏爱好 ④闭关政策使民族戏曲剧种得到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彼汾(汾水)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此文应该出于《诗经》中的
A.《雅》 B.《颂》 C.《风》 D.《离骚》
9.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美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8.下列关于书艺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秦小篆和汉隶已经是自觉的书法艺术 B、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C、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
7.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
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6.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此话意在
A、抨击理学对人的摧残 B、强调“理”大于“法”
C、赞扬理学的积极作用 D、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5.“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4.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