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2634  352642  352648  352652  352658  352660  352664  352670  352672  352678  352684  352688  352690  352694  352700  352702  352708  352712  352714  352718  352720  352724  352726  352728  352729  352730  352732  352733  352734  352736  352738  352742  352744  352748  352750  352754  352760  352762  352768  352772  352774  352778  352784  352790  352792  352798  352802  352804  352810  352814  352820  352828  447348 

1、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讨论、发表不同见解。这一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为  A.儒家形成 B.百花齐放  C.百家争鸣  D.贤良对策

试题详情

25.《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此记载反映出                                

    A.唐朝时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B.四川成为唐朝重要的粮食产地

    C.唐朝时长安地区经常遭水灾旱灾   D.唐朝时长安地区经济日益萧条

试题详情

24.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有时甚至高达98%的贵金属,只有极少的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时 

A.中英两国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B.中国生产力水平较英国发达

C.中国自然经济体系下的商品贸易活跃        D.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

试题详情

23.《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唐朝时 禁止城市商业       B.政府对市场实行严格的管理

C.“市易务”是市场管理的主体     D.市场管理由中央直接控制

试题详情

22.在古代,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的一个荒村,最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因丝绸之利日扩,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现象应发生在

A.汉朝    B. 唐朝    C.宋朝    D.明清

试题详情

21.史载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说明

A.春秋时期私商实力强大    B.春秋时期出现区域间长途贩运

C.战国时期出现最早的纸币   D.战国时期白银普遍流通

试题详情

20.《农政全书》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此广种。”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作用是

A.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B.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

C.出现专业化生产区域            D.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

试题详情

19.以下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表中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

 
商人
工人
佃农
自耕农、地主
占总人口比例
10%
30%
36%
24%

A.唐朝关中地区    B.宋朝苏湖地区  C.明朝江南地区  D.清初广东地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