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181  35189  35195  35199  35205  35207  35211  35217  35219  35225  35231  35235  35237  35241  35247  35249  35255  35259  35261  35265  35267  35271  35273  35275  35276  35277  35279  35280  35281  35283  35285  35289  35291  35295  35297  35301  35307  35309  35315  35319  35321  35325  35331  35337  35339  35345  35349  35351  35357  35361  35367  35375  447348 

2.  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mg与质量分数为b的该物质的溶液ng混合后,蒸发掉pg水(没有晶体析出),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质量为qg,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试题详情

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g某气体的分子数为p,则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试题详情

(2)①②③④⑤⑦ (3)

(4)5

(2)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 4.(1)CH3CH2CH2OH (2)

(3)CH3CH2COOCH(CH3)2

5.(1)①

Ⅳ.化学实验 1.(1)NO(2)稀硝酸;铜屑;蒸馏水(3)甲 (4)3Cu+8HNO3=3Cu(NO3)2+2NO↑+4H2O (5)①铜片和稀硝酸反应,有无色气泡产生。②试管a上部空间由无色变为浅棕色,又变为无色。③试管a中的溶液由无色变成浅蓝色。④反应过程中,Cu片逐渐变小。 2.(1)3Fe+4H2O(气)Fe3O4+4H2↑ (2)CaCl2碱石灰n (3)略(向下排空气法) (4)试管口向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松开拇指,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说明收集的是H2。 3.(1)MnO2+4H++2ClMn2++Cl2+2H2O (2)2Cl2+2H2O(气)+C4HCl+CO2 吸收氯气中的HCl,提供D处反应所需的水蒸气 (3)先变红后退色 (4)瓶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贮存少量多余的氯气 (5)盐酸的浓度不断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将不再进行反应 (6)强碱Cl2+2OH=Cl+ClO+H2O 4.(1)B,G 2KBr+2H2SO4+MnO2K2SO4+MnSO4+Br2↑+2H2O 或2KBr+4H2SO4+MnO22KHSO4+Mn(HSO4)2+Br2↑+2H2O (2)A,G2H2O22H2O+O2↑ (3)①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HBr溶于水产生倒吸,橡皮塞2接8增加了导管长度,起冷凝回流作用 ②防止浓H2SO4氧化Br ③NaOH溶液(或其他碱溶液)分液漏斗 5.(1)21 (2)K1、K2K3 (3)气球Q慢慢缩小 (4)平衡分液漏斗上下的压强使H2SO4顺利流下 (5)碱石灰控制气体流速,使CO2充分吸收 (6)78y/(53x+25y)

试题详情

4.(1)①②③④⑤,这些反应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2)H2O2,SO2,H2S H2O2+SO2=H2SO4 H2O2+H2S=S+2H2O 5.(1)①KHCO3 ②碳 (2)①4KO2+2CO2=2K2CO3+3O2 ②产生同质量的氧气,需m(Na2O2)/m(KO2)=1∶0.6,应选KO2 6.①KBrO3>KIO3>Br2 ②A.a≤1/6B.I2,Br,Br2C.1/5≤a<6/5D.a≥6/5;IO3,Br2③8/15 ④I2:0.1molKIO3:0.8molBr2:0.5mol 7.(1)B,E (2)NH34NH3+6NO=5N2+6H2O (3)NO2+Cu++2H+=NO↑+Cu2++H2O (4)3NON2O+NO2 2NO2N2O445<M<60 二、离子反应 1.B2.D 3.(1)Al2O3Fe2O3 (2)①Al3++3AlO2+6H2O=4Al(OH)2↓ ②Fe+2H+=Fe2++H2↑ ③4Fe2++8NH3·H2O+O2+2H2O=4Fe(OH)3↓+8NH4+ 4.(1)Al3++2SO42-+NH4++2Ba2++4OH=Al(OH)3↓+2BaSO4↓+NH3·H2O (2)600mL750mL 5.(1)2S2-+SO32-+6H+3S↓+3H2O (2)Al3++3HCO3Al(OH)3↓+3CO2↑ (3)BaCO3或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HNO3振荡,若沉淀全部溶解,只含BaCO3,若沉淀部分溶解,为二者混合物 (4)Na+,AlO2,S2-,SO32- 三、物质结构 1.(1)4276028(2)动量(3)6 (4)基因突变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2.(1)同素异形体(2)C(3)5(4)是(5)?A.1,4,1,4?B.2/3 四、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1)F2

(2)

(3)砷两Z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 2.(1)H3PO4(2)2种,5(3)P和O 3.(1)207 g·mol-1? (2)六ⅣA (3)2PbO·PbO2Pb2PbO4 (4)Pb3O4+8HCl(浓)=3PbCl2+Cl2↑+4H2O 4.(1)随原子序数增大,正值变小;周期性 (2)①③(3)419738 (4)该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已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五、物质的量有关计算 1.(1)BC(2)DA 2.(1)V(O2)=p2/p1 (2)无O O21/4(p2-1.5p1) H21/4(3p1-2p2) 3.c(Fe2+)=0.50mol·L-1?c(H+)=1.0mol·L-1? 4.(1)T℃和pPa下气体的密度为ag·L-1? 19.5g+11.0g-3.00L×ag·L-1? (2)盐酸的浓度bmol·L-1? ①当0.48/24<0.01×b/2时,V(H2)=0.48/24×22.4(L) ②当0.48/24>0.01×b/2时,V(H2)=0.01×b/2×22.4(L) 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D2.B 3.(1)①3.0,逆②c>2/3a且b≤a或c>2/9b,且a≤b/3 (2)适当降温或加压降温或加压,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 4.(1)短高 (2)逆向移动不移动 (3)不变增大 5.(1)αA=56 %αB=70% (2)M=(5MA+2MB)/7 (3)反应前后压强不变 七、pH的有关计算 1.(1)100mL容量瓶 (2)>1,B (3)配制pH=1的HA溶液难以实现,不妥之处在于加入锌粒难以作到表面积相同 (4)配制NaA溶液,测其pH>7,即证明HA为弱酸 2.(1)C(2)A,B(3)A(4)4.44×109 八、盐的水解 1.(1)>(2)>(3)= 2.(1)AD(2)CD(3)DA 3.(1)=(2)>(3)< 4.(1)A.0.1mol·L-1?醋酸B.0.1mol·L-1?氨水C.可能是HCl,NaCl,NaOH(2)A=B>C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3)0.1mol·L-1?NaOH溶液AB,NH4++Ac+H2ONH3·H2O+HAC 九、酸碱中和滴定 1.(1)①未搅拌②未冷却即转移③未用玻棒引流④未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⑤未振荡、摇匀 (2)酸式“0”以下刻度 (3)碱式滴定管,锥型瓶甲基橙黄色橙色 (4)80 %(5)A,C,E 2.(1)碱式滴定管淀粉蓝色变为无色 (2)2S2O32-+I2=S4O62-+2I (3)0.06 (4)AB段表示温度降到B点即90K时,超导体YBa2Cu3O7-x??电阻为零。BC段表示自90K起,随温度升高,电阻逐渐增大 十、晶体 1.C2.C3.C,D4.B 5.(1)12(2)6(3)2 6.(1)68(2)3∶1∶1CaTiO3 (3)(a+b+3c)/NAd3×1021? 7.(1)C14H20?(2)C26H32?(3)4,4,四面体 十一、原电池及其应用 1.C2.C 3.(1)①由于c(H+)的变化使平衡向不同方向移动,发生不同方向的反应,电子移动方向不同 ②2I-2e=I2 (2)AsO33-+H2O-2e=AsO43-+2H+ 十二、电解及其应用 1.不发光蓝发光有紫红色沉淀,不断变厚不断溶解变薄6.4V 2.(1)FeFe-2e=Fe2+ (2)C;B (3)隔绝空气,防止Fe(OH)2被空气氧化,排尽溶液中氧气,防止生成的Fe(OH)2在溶液中被氧化 (4)B、C (5)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3.(1)电解池(2)铜电源的正极(3)H2SO4 4.(1)4AgNO3+2H2O4Ag↓+O2↑+4HNO3 (2)石墨电极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电极周围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U形管有蓝色沉淀产生(3)2 十三、胶体 1.B2.甲、丁 3.(1)聚合酶,聚合反应 (2)水解酶,水解反应 (3)不会液面升高产生的渗透压和小袋内溶液渗透压之和与X溶液渗透压相等时,液面就不会再上升 Ⅱ.无机化合物 1.(1)NH4HCO3NH3H2ONO (2)2CO2+2Na2O2=2Na2CO3+O2 (3)Fe+6HNO3(浓)Fe(NO3)3+3NO2↑+3H2O 2.(1)Cl2Fe(OH)3 (2)2Al+2OH+2H2O=2AlO2+3H2↑ (3)2HCl+NaClO=NaCl+Cl2↑+H2O 3.(1)H2(2)2ⅣA

(3)C+H2OCO+H2 4.(1)加热浓硝酸会在常温下使铁表面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进一步进行 (2)3NO2+H2O=2HNO3+NO 2NO+O2=2NO2 (3)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5.(1)Fe(OH)2Fe(OH)3NaAlO2 (2)①2Fe3O4+8Al=9Fe+4Al2O3 ②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③2Al2O34Al+3O2↑ 6.(1)HCl;O2 (2)2FeCl2+Cl2=2FeCl3; Al2O3+2NaOH=2NaAlO2+H2O (3)2∶1 7.(1)CO(2)HF (3)C+H2O(气)CO+H2 (4)2F2+2H2O=4HF+O2 8.HClBa(NO3)2NaClNaAlO2NaHSO4 9.(1)①X,Z②O2③Mg+CO22MgO+C (2)2Fe2++4Br+3Cl2=6Cl+2Fe3++2Br2 10.(1)CO

2Mg+CO22MgO+C (2)①FeBr3②2Fe2++Br2=2Fe3++2Br (3)2Fe3++Fe=3Fe2+ (4)2Fe2++4Br+3Cl2=2Fe3++2Br2+6Cl 11.(1)(NH4)2SO3(NH4)2SO4SO2NH3K2SO3K2SO4 (2)SO32-+Br2+H2O=SO42-+2Br+2H+ (3)用焰色反应验证K+的存在,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为浅紫色;先加盐酸,再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退色,则说明有SO32-或HSO3,另取少量溶液直接加BaCl2,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即确定含有SO32- 12.(1)ZnZn+2Fe3+=2Fe2++Zn2+ Zn+Cu2+=Zn2++Cu Zn+Fe2+=2Fe+Zn2+ (2)H2O2加入氧化剂,把Fe2+氧化到Fe3+,以便于后面除去,而且加入H2O2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3)用NaOH溶液或ZnO调整pH使Fe完全沉淀而Zn不沉淀。 13.(1)ClO2具有强氧化性,是高效消毒剂,且不会跟有机物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是较为理想的饮用水消毒剂 (2)2NaClO3+4HCl=Cl2↑+2ClO2↑+2NaCl+2H2O (3)2NaClO2+Cl2=2ClO2↑+2NaCl,此法优点是ClO2的产率高、质量好,无Cl2杂质。 (4)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14.(1)3H2S+2Fe(OH)3=Fe2S3+6H2O (2)2.7n?(3)B (4)生成纯碱(或作制冷剂等) (5)

Ⅲ.有机化学 一、有机物性质及反应类型 1.C??2.D 3.(1)BCK (2)取代取代加成

试题详情

2.(1)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若用图26所示实验装置则可制得纯净的Fe(OH)2沉淀。两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图26 电解装置

 a极材料为___________。  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电解液d可以是___________,则白色沉淀在电极上生成;也可以是___________,则白色沉淀在两极之间生成。  A.纯水    B.NaCl溶液 C.NaOH溶液 D.CuCl2溶液  (3)液体c为苯,其作用是_________,在加入苯之前,对d溶液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4)为了在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改用稀H2SO4做电解液  B.适当增大电源电压  C.适当缩小两电极间距离    D.适当降低电解液温度  (5)若d改为Na2SO4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到白色沉淀后,再反接电源,继续电解,除了电极上看到气体,另一明显现象为___________。  3.某学生设计了如图27的装置(框内部分未画出),在装置内起初发生的反应为:  Cu+H2SO4-→H2↑+CuSO4


图27 实验装置

 试回答:  (1)该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B中至少有一种金属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  (3)C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  4.某电解装置如图28所示,(B)装置内盛1L2mol·L-1Na2SO4溶液,(A)装置中盛1L2mol·L-1AgNO3溶液。通电后,润湿的淀粉KI试纸的C端变蓝色。电解一段时间后,试回答:


图28 实验装置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在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室温下,若从电解开始到时间为t时,A、B装置中共收集到0.168L(标准状况)气体。若电解过程中无其他副反应发生,且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在t时,A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  十三、胶体  1.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OH)3溶胶与硅酸溶胶混合,将产生凝聚现象  B.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将向阳极运动  C.Fe(OH)3胶粒不停地作布朗运动  D.光线通过Fe(OH)3溶胶时会产生丁达尔现象  2.有甲、乙、丙、丁和Ag2S五种溶胶,按甲和乙、丙和丁、乙和丁、甲和Ag2S胶体两两混合均出现沉淀,则上述溶胶中胶粒带正电的是___________(已知Ag2S胶体胶粒带负电荷)。  3.如29图所示,有甲、乙、丙三个由半透膜做成的小袋,上连一根玻璃管,袋内均装有物质X,置于37℃的恒温Y溶液中,玻璃管内液面既不上升也不下降,分别在甲乙小袋内加入物质A和B,丙小袋内不加。假定加入A、B后基本不影响溶液的浓度,丙玻璃管的液面既不上升也不下降,甲乙两管中的液面变化趋势如图29,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29 实验装置

 (1)甲管内加的A是一种___________,其中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___。  (2)乙管内所加的B是一种___________,其中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  (3)甲管内液面是否无限上升?为什么?

考点与练习(之五)
 
Ⅱ.无机化合物 1.图30是常见物质的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被略去,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为气体。

图30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根据图中关系: (1)推断化学式:X__________,A__________,B__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图31中A-L分别表示反应中一种常见物质,E、F、I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单质,其中E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Y是常见的金属单质,H为白色沉淀,J为红褐色沉淀,参加反应的水以及生成的水在图中已略去。


图31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填写下列空白: (1)E是(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J是__________。 (2)写出D+X-→F+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A+B-→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气体A只含X、Y两种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大于Y的原子序数。B、D、E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气体。各物质有如图32所示的转化关系。


图32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气体A中,X与Y的质量比小于3,则气体A中肯定有(写化学式)__________。 (2)若气体A的分子为线型结构,且X与Y元素的质量比数值上等于X的相对原子质量,则X元素位于周期表中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3)C与固体甲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A、B是中学化学里常用的物质,其中B是单质,A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相互反应以及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33所示。


图33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E溶液与石炭酸的稀溶液混合时,溶液呈紫色。请回答: (1)B和A的浓溶液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而常温下难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写出F和G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F→G__________;G→F__________。 (3)L转化成I的现象是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34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图34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E__________,F__________,J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6.图35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含有结晶水的盐,G、K为固体单质,H为无色气体单质,C为红棕色粉末,可用作油漆的颜料,B常用作耐火材料。


图35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H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F__________;B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 (3)若由A生成的C与由B生成的G恰好完全反应,则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7.如图36,已知:


图36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化合物E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浆状物; (2)化合物F是不能生成盐的氧化物; (3)单质D能与某些稀有气体反应; 据此,请填空: (1)化合物F是__________。 (2)化合物I是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8.A、B、C、D分别是NaCl、Ba(NO3)2、NaAlO2和HCl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一种盐溶液X,用图37所示的方法,即可将它们一一确定(X仅由短周期元素组成)。


图37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试确定A、B、C、D、X各代表什么溶液。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X.__________。? 9.如图38所示,甲、乙、丙是三种常见单质,X、Y、Z是三种常见化合物。


图38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若甲是具有还原性单质,X、Y、Z中只有一种是离子晶体,则: ①X、Y、Z中含丙元素的是__________; ②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③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若甲是具有氧化性的单质,丙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Y和Z具有相同的阳离子,则X与足量的甲在溶液中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10.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无机物,且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图39所示转化关系(这些转化都不需要使用催化剂)。


图39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甲作还原剂,甲是常见金属单质,乙是常见非金属单质,则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A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A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若甲作氧化剂,甲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丙是常见金属,且反应都是在溶液中通常条件下进行,则:①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②化合物A与单质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3)化合物C与单质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当化合物A与单质甲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时,A与甲恰好完全反应且符合上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11.从某物质A的水溶液出发有图40所示的一系列变化。回答问题:


图40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E→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鉴定物质E的方法是__________。 12.某化工厂生产皓矾(ZnSO4·7H2O),结晶前的酸性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u2+、Fe2+、Fe3+等杂质离子。为了除去杂质离子,获得纯净的皓矾晶体,该工厂设计了如图41的可行工艺流程:


图40工艺流程

已知,开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围分别是Fe(OH)3:2.7-3.7;Fe(OH)2:7.6-9.6;Zn(OH)2:5.7-8,试回答以下问题: (1)加入的试剂①应是__________;主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有__________。 (2)加入的试剂②,供选择的试剂有:氯水、NaClO溶液、20%H2O2溶液、浓H2SO4、浓HNO3;应选用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3)加入试剂③的名称和目的是__________。 13.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已有百年历史。这种消毒方法会使饮用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氯代,生成有机含氯化合物,对人体有害,世界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建议推广采用广谱性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 (1)使用ClO2作饮用水消毒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 (2)目前欧洲一些国家用NaClO3氧化浓盐酸来制取ClO2,同时有Cl2生成,且Cl2体积为ClO2的一半。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我国最近研究成功用氯气氧化亚氯酸钠(NaClO2)(在氮气保护下)制得ClO2,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这一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 (4)在H2SO4酸性条件下,用Na2SO3还原NaClO3也可制得ClO2,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14?利用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示意如图42。


图42工艺流程示意图

依据下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nmolCH4经一次转化后产生CO0.9nmol,产生H2__________mol(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K2CO3(ag)和CO2反应在加压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 A.相似相溶原理   B.勒夏特列原理  C.酸碱中和原理 (4)由KHCO3分解得到的CO2可以用于__________(写出CO2的一种重要用途)。 (5)整个流程有三处循环,一是Fe(OH)3循环,二是K2CO3(ag)循环,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标出第三处循环(循环方向、循环物质)。

考点与练习(之六)
 
Ⅲ.有机化学 一、有机物性质及反应类型 1.有A、B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关于A和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A和B的最简式一定相同 D.A和B各1mol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相等 2.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前者高于后者的是()。 A.丙烷、丁烷 B.新戊烷、正戊烷 C.对二甲苯、间二甲苯 D.蒽、萘 3.(1)有机反应类型很多,下列反应类型中可能属于加成反应范畴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加聚反应D.缩聚反应E.硝化反应F.酯化反应G.裂化反应H.硝化反应I.水解反应J.皂化反应K.油脂的氢化反应 (2)根据下列反应表示式,指出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去),并写出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

反应①的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②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③类型是____________。 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二、有机反应 1.某有机物A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分别生成B1+C1和B2+C2,C1又能分别转化为B1或C2,C2能进一步氧化,反应如图43所示,其中只有B1既能使溴水退色又能和Na2CO3反应放出CO2。回答并填空:


图43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B2、C1分别属于下列哪一类化合物? ①溴代饱和一元醇②溴代不饱和一元醇③饱和一元醇④不饱和一元醇⑤溴代饱和羧酸盐⑥溴代不饱和羧酸盐⑦饱和羧酸盐⑧不饱和羧酸盐 B2属于____________,C1属于____________(填编号) (2)反应类型X属于____________反应,Y属于____________反应,Z属于____________反应。 (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B1____________,C2____________。 2.已知:(1)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两分子加成:

产物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 (2)卤代烃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可生成不饱和化合物:

物质B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芳香族化合物,请根据图44(所有无机产物均已略去)中各有机物的转变关系回答问题。


图44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写出B、F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图示中涉及的有机反应类型有下列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氧化反应④还原反应⑤消去反应⑥聚合反应⑦酯化反应⑧水解反应 (3)写出G、D反应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F若与H2发生加成反应,每摩F最多消耗的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季戊四醇硝酸酯c(C(CH2ONO2)4)为长效抗心血管痛药物,作用比硝酸甘油弱,生效缓慢而持久。 已知两个醛分子在稀碱溶液中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其特点是一个醛分子中的活泼氢(即与醛基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也叫α氢原子)加到另一醛分子中醛基的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则加到该醛基的碳原子上。 如

现以乙烯为初始原料,按图45指定步骤制备季戊四醇硝酸酯。参加下列反应的A物质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杀菌和防腐能力,可用来浸制生物标本。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45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并配平): B+A→C____________,E→F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类型 反应Ⅰ____________;反应Ⅱ____________; 反应Ⅴ____________;反应Ⅵ____________。 4.有三种只含C、H、O的有机化合物A1、A2、A3,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室温下A1为气态,A2、A3是液态。分子中C与H的质量分数之和是73.3%,在催化剂(Cu、Ag等)存在下,A1不起反应,A2、A3分别氧化得到B2、B3。B2可以被硝酸银的氨水溶液氧化得到C2,而B3则不能。 上述关系也可以表示如图46:


图46?转换关系图

请用计算、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A2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B3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A3和C2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 5.醇和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直接反应生成酯,而酚不能;但是酚跟有机酸酐作用能生成酯。例如:

(R代表烃基或H原子)现以

为基本原料,

请选择必要的其他反应物,用最佳途径合成下列有机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1)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考点与练习(之七)
 
Ⅳ.化学实验 1.图47装置是某种气体X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必要时可加热),所用的试剂从下列试剂中选取2-3种:硫化亚铁、二氧化锰、铜屑、氯化铵、稀氨水、大理石、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蒸馏水。

图47实验装置

图48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X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2)所选药品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3)图48装置的甲和乙,能代替图47装置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4)请写出在试管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预期在试管a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哪些?请依次逐步写出___________。 2.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有氢气生成,现用图49所示的装置进行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检验生成的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49实验装置

(1)写出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干燥管C内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填化学式)。干燥管的___________(m或n)端与g导管相接。 (3)在D处画出用试管来收集氢气的简单方法装置图(所需其他仪器自己选择)。 (4)怎样用简单方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 3.如图50是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待定反应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50实验装置

(1)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弹簧夹,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瓶后再进入D(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CO2和HCl。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E处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 (4)D处反应完毕后关上弹簧夹,移去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Cl2产生,此时B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若实验中使12mol·L-1的浓盐酸10mL与足量的MnO2反应,则生成的Cl2的物质的量总是小于0.03mol,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若要吸收从硬质玻璃管中导出的气体,E中应盛放___________溶液,其中有毒气体与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下列试剂和图51的仪器可用来制备氯气、溴单质、氧气和溴乙烷等。 试剂有: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溴化钾、双氧水、浓硫酸、乙醇、NaOH、水等。仪器见图51。请填空:


图51实验装置

(1)利用___________仪器可作为制溴单质的装置(填仪器代号,下同),制取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组装制O2的发生装置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已知溴乙烷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密度约为水的1.5倍,沸点为38.4℃;乙醇沸点为78.5℃;HBr的沸点为-67℃,Br2的沸点为58.8℃,密度为3.12g·cm-3。 ①收集溴乙烷,选C和D,而不选E和F的理由是___________,橡皮塞2接8端而不接9端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反应物中要加入适量水,除溶解KBr固体外,其作用还有___________。 ③从棕黄色的粗溴乙烷中制取无色的溴乙烷,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必须使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填名称)。 5.为测定已变质的过氧化钠的纯度,设计如图52所示的实验;Q为一具有良好的弹性气球,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于其中,按图安装的实验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H2SO4滴入气球中。请填空:


图52实验装置

(1)Q内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___种气体,其中的反应有___________个氧化还原反应。 (2)为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H2SO4前必须关闭(填K1、K2或K3,下同)___________,打开___________。 (3)当上述反应停止,将K1、K2、K3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b中装的固体试剂是___________,为何要缓缓打开K1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时量筒Ⅰ中有xmL水,量筒Ⅱ中收集到ymL气体,则过氧化钠的纯度是___________(体积折算到标准状况)。

考点与练习(之八)
 
参考答案 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一、氧化还原反应 1.(1)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2K2SO4+8H2O (2)C(3)A这一反应可看作是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 2.(1)Cu2S,Cu2O(2)Cu2S(3)1∶6 3.(1)①⑤ (2)Cr(OH)2 (3)

试题详情

3.根据可逆反应:AsO43-+2I+2H+AsO33-+I2+H2O,设计如图24的实验装置。B烧杯中装有Na2AsO4和Na3AsO3溶液,A烧杯中装有I2和KI溶液。两烧杯中用一倒置的装有饱和KI溶液的U形管相连,该装置称为盐桥,其作用是避免两烧杯中的溶液相混合,又能使两烧杯中的溶液因连通而导电。C1、C2棒为惰性电极。进行如下操作:


图24 实验装置

 (1)向A溶液中逐滴加入浓HCl,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2)若改向B溶液中滴加40%NaOH溶液,发现电流计指针向相反方向偏转,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两次操作中,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相反,为什么?试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之___________。不同方向的反应,由于转移方向不同,②(1)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  (2)操作过程中C2上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  十二、电解及其应用  1.如图25所示,在水泥槽中放入蒸馏水,在蒸馏水中放入一块纯铜板和一块粗铜板作电极,用导线连接电源、开关和一个阻值4欧的灯泡。合上开关,小灯泡将___________,然后断开开关,再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铜,待全部溶解后,溶液将呈___________色,这时合上开关,小灯泡将___________,纯铜板上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粗铜板上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若测得此过程,1s内共有3×1018个Cu2+和2×1018个SO42-通过两极板间某一截面,则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_。


图25 电解装置

试题详情

6.图21为高温超导领域里的一种化合物--钙钛矿晶体结构,该结构是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位。  (1)在该物质的晶体结构中,每个钛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钛离子、钙离子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  (2)该晶体结构中,元素氧、钛、钙的离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  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3)若钙、钛、氧三元素的相对质量分别为a,b,c,晶体结构图中正方体边长(钛原子之间的距离)为dnm(1nm=10-9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7.1932年捷克的Landa等人从南摩拉维亚油田的石油分馏物中发现一种烷(代号A),次年用X-射线技术证实了其结构,竟是一个叫Lukess的人早就预言过的。后来A被大量合成,并发现它们胺类衍生物具有抗病毒、抗震颤的药物活性而开发为常用药。图22给出三种已经合成的2,3,4个A为基本结构单元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搭”成的较复杂笼状烷。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并填空:


图22 基本结构单元模块

 (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若在D上继续增加一“块”A“模块”,得到E,则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3)A中含有的六元环数为___________个,其中有___________个碳原子为三环所共有,这几个碳原子所围成的空间几何形状为___________。  十一、原电池及其应用  1.日常所用的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碳棒和锌皮,以糊状NH4Cl,ZnCl2作电解液(其中加入MnO2氧化吸收H2),电极反应可简化为: Zn-2e=Zn2+?   2NH4++2e-→2NH3+H2(NH3可用于结合Zn2+),根据上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电池中锌为正极,碳为负极  B.干电池工作时,电子由碳极经外电路流向锌极  C.干电池长时间连续工作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电池  D.该干电池可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2.某同学为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如图23,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图23 四种实验装置

试题详情


图15 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

现取4.00×10-2gYBa2Cu3O7-x样品,用稀盐酸溶解,在氩气保护下加入1.00gKI固体充分反应,Cu2+、Cu3+均转化为CuI,用0.01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I2,在滴定终点时消耗0.0100mol·L-1的Na2S2O3溶液18.14mL。填空并回答: (1)盛装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的仪器是__________,该实验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 (2)写出滴定过程中S2O32-转变为S4O62-的离子方程式。 (3)求出所用YBa2Cu3O7-x样品中x的值。 (4)根据题给YBa2Cu3O7-x的电阻与温度关系的R-T图示说明曲线中AB、BC段的物理意义。

考点与练习(之四)
 
十、晶体 1.图16为NaCl晶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l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为( )。  A.正四面体  B.正六面体 C.正八面体 D.正十二面体


图16 NaCl晶胞
图17 SF6分子结构

2.SF6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用于灭火。SF6的分子结构如图17所示,呈正八面体型。如果F元素有两种稳定的同位素,则SF6的不同分子种数为( )。  A.6种  B.7种  C.10种  D.12种  3.图18所示某硅氧离子的空间结构示意图(虚线不表示共价键)。通过观察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8 硅氧离子结构

 A.键角为120°    B.化学组成为SiO32-?  C.键角为109°28′   D.化学组成为SiO42-  4.2001年报道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图19示意的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侧面上。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图19 硼镁化合物结构

 A.MgB   B.Mg3B2   C.Mg2B  D.Mg2B2  5.二氧化硅晶体是立体的网状结构。其晶体模型如图20。认真观察晶体模型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环为___________元环。  (2)每个硅原子为___________个最小环共有。  (3)每个最小环平均拥有___________个氧原子。



图20 二氧化硅晶体
图21 钙钛矿晶胞

试题详情


图14?电解装置

(1)指出A、B、C是(或可能是)什么溶液(写溶质式)__________。 (2)A、B、C三溶液的电阻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由此可见电解质溶液中的电阻大小应与__________有关。 (3)若向C溶液中滴入酚酞呈红色,则C是__________,将A、B、C分别以等体积两两混合,结果哪种组合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度最大?(用AB、BC、AC等字母回答)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3.(11分)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

下列物质:

       

A.                             B.

     

C.                                                          D.

    (1)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写出制取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写出由A制取C、D、E三种物质的有机反应类型:C      

         D        ;E       

    (4)写出两种既可看作酯类又可看作酚类,且分子中苯环上连有三种取代基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要求这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子中苯环上的取代基至少有一种不相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