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2749  352757  352763  352767  352773  352775  352779  352785  352787  352793  352799  352803  352805  352809  352815  352817  352823  352827  352829  352833  352835  352839  352841  352843  352844  352845  352847  352848  352849  352851  352853  352857  352859  352863  352865  352869  352875  352877  352883  352887  352889  352893  352899  352905  352907  352913  352917  352919  352925  352929  352935  352943  447348 

23、(16分)(1)战国→春秋   调和 → 对立,  王道→ 仁政,  完全一致→不完全一致,

 “性善论” →“性恶论” ,“休养生息” →强化中央集权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指出一处得1分,指出并改正得2分);

(2)儒家思想的演变(2分)

试题详情

22、(20分)(1)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2分)思想:三民主义。(2分)作用: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4分)

(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情怀: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2分)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

 (3)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分)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分)

试题详情

21、(24分)(1)相同点: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4分)

(2)相同点:批判君主专制统治。(2分)

原因: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阶级,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4分)

(3)甲:只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不学其制度。

乙:不仅学西方的技术,也要学习西方的制度(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学习西方)。

丙: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传统文化。(6分)

(4)结论: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答出任意2点给2分)

(5)材料一认为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议论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材料二认为立法权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利益,保护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如果立法者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4分)

(6)材料一:君权神授    材料二:天赋人权(2分)

试题详情

23、(16分)读下面史料: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他们的观点是调和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王道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荀子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他主张“性善论”。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建立了以“君权神授”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完成下面问题:

(1)上面的文段中共有若干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指出错在哪里并给予改正?(14分)

(2)如果要给上面文段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2分)

        高二答案

1-5 CDBDA   6-10 DBCCC   11-15 BBDCB   16---20 ADBCA

试题详情

21、(24分)最近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4分)

探究主题二  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6分)

探究主题三  西学东渐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人对西学一直存在争论。以下是其中的三种观点。

甲  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乙  认为甲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丙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指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3)指出材料中甲、乙、丙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6分)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得到哪些结论?(2分)

探究主题四 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 约翰·洛克《政府论》

(5)根据材料内容分析以上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4分)

(6)两则材料都提到“上帝”,试分析其各自的意图。(2分)

试题详情

20、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

A.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相对论

试题详情

19、有学者主张:“从同治中兴到戊戌变法,中国思想界不仅接受了进步的概念,也接受了西方进步﹑中国停滞的观念。…进步使西方从野蛮迅速发展到文明,停滯使中国从文明不知不觉落后到野蛮,承认中国停滞落后,认同西方的进步与进化,这是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精神起点。”这种思想上的改变具体反映在哪一本书的风行:

A、魏源《海国图志》B、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C、严复《天演论》 D、郑观应《盛世危言》

试题详情

18、古书记载:“陈寿撰《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东晋人习凿齿撰《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自朱子以下多赞成习凿齿之说。”请问其原因是: A、正统王朝以是否建于中原地区为判断标准   B、政权传承为正统的主要原因  C、偏安政权无法代表正统           D、史家主观意识主导正统观念

试题详情

17、《新青年》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就是法语“青年”的意思。选择这个副题最合理的解释是:

   A.陈独秀曾留学法国喜欢法语       

   B.这本杂志是和法国人合编的

   C.杂志出版时在上海法租界,必须附上法语

   D.当时中国思想界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