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前提条件(西汉时期)
经济上:西汉时“文景之治”,经济发展,但土地兼并严重
政治上:王国问题依然存在并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文化上:西汉初年推行“黄老思想”不利于思想统一
主观上:汉武帝“举贤良对策”寻求新的治国之道,董仲舒改造儒学,以“天人三策”被汉武帝采纳
(三)历史评价:
1 性质特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突出了古代中国特有的民本思想。
2作用:
a 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推动了文化主流思想儒家形成
b 推动古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正统地位形成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
1 主要学派:儒家、道家(__)、法家(韩非)墨家(墨子)
2 儒家思想的演变:
|
时代 |
著作 |
重要思想主张 |
孔子 |
春秋 圣人” |
《论语》* 《诗经》《书》《礼》《易》《乐》《春秋》 |
a“仁”者爱人(核心) b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c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d编撰文化典籍(六经) e 人性:“性相近” |
孟子 |
战国 亚圣 |
《孟子》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 |
A 仁政,省刑罚、薄税 B“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四端说”(仁义礼智) D 性善论 |
荀子 |
战国 儒家学说集大成 |
《荀子》 综合儒家、法家、道家思想 |
A施政主张“仁义”“王道” B 君民关系:“舟水关系” C 性恶论:但通过礼义、法治改造成君子、圣人 D 主张“人定胜天” |
(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30.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山立学校 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模块考(文科)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教师:陈益严 审题老师:王靖华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答题卷的表格内)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
|
|
|
|
|
|
|
|
|
|
|
|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
|
|
|
|
|
|
|
29.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
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这说明:
A.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诞生 B.美国进入信息化社会
C.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大 D.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28.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提倡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
A.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B.让国民从中受益
C.复兴传统史学 D.宣传历史进化论
27.“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