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196  35204  35210  35214  35220  35222  35226  35232  35234  35240  35246  35250  35252  35256  35262  35264  35270  35274  35276  35280  35282  35286  35288  35290  35291  35292  35294  35295  35296  35298  35300  35304  35306  35310  35312  35316  35322  35324  35330  35334  35336  35340  35346  35352  35354  35360  35364  35366  35372  35376  35382  35390  447348 

20.(14分)根据下列叙述的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有关问题。

(1)按图M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操作分别进行实验。

① 先夹紧止水夹a,再使A管开始反应,实验中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是           

图M

② 打开止水夹a,使A管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a,实验中在B观察到的现象是           

图N

(2)上述装置的实验结束后,取A管内反应所得溶液,隔绝空气小心蒸干后,再高温煅烧(有关装置及操作已略去),最后留下红色固体。将分解时产生的气体按右上图N所示装置依次通过洗气装置,结果甲内出现白色沉淀,乙内溶液红色褪去,试回答:

①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试管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用方程式表示)       

② 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图M中A内溶液蒸干后,在高温灼烧分解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试题详情

19.(7分)下面几位学生在实验室做探究性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学生在一个月内共需要溶液,现在该学生要在实验室进行配制并保存该溶液。甲学生开列的实验用品为:蒸馏水、烧杯、托盘天平(带砝码)、玻璃棒和试剂瓶,还缺少的必要仪器和药品是              

(2)乙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的颜色,而不是的颜色。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 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

B. 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无色

C. 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为紫红色。你认为上述实验步骤没有意义的是    (填序号)。

(3)丙学生为了将组成的固体混合物逐个溶解而分离,分别选用了五种试剂 ① 水  ② 氢氧化钠  ③ 氨水  ④ 盐酸  ⑤ 二氧化碳,然后按编号顺序依次进行了实验。

你若做上述分离实验,请将你选用的试剂及使用试剂顺序依次写出(可用丙学生已选中的,也可以重新选择)。                   

试题详情

10.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在可变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后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又达到平衡,的体积分数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11. 室温时,向体积均为的盐酸中分别加入金属M,反应完毕后再分别加入金属N。则两次共加入金属的全过程中,放出气体最多的是

 
A
B
C
D
第一次加入M




第二次加入N




12. 混合液中,通入过量后,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的组成一定是

A.       B.

C.      D.

13.“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A.  

B.

C. 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

D. 消除硝酸厂尾气排放:

14.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是

A.

 

B.

 

C.

 

D.

 

15. 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的晶体时,都会引起

A. 溶液的pH增加       B. 溶液中的增大

C. 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 溶液中的减小

16. 的混合物配成溶液,已知该溶液pH = 4.7,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的电离程度小于的水解程度

B. 的存在对的水解有促进作用

C.

D.

17. X、Y、Z三种主族元素位于同一周期表中连续的三个不同周期,原子序数:,其中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X的次外层电子数与Y、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不相同,X与Y的族序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已知X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由此推出X、Y、Z依次是

A.       B.   

C.       D.

18. 溶液,恰好与,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9分)

二. 实验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试题详情

9.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铜片投入稀硝酸中:

B. 铝片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C. 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

D. 碳酸氢钠的水解:

试题详情

8.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的是

A.       B.

C.        D.

试题详情

7. 如下图所示。此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A. 氯化铵和消石灰生成氨气      B. 锌和稀硫酸生成氢气

C.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生成氯气     D. 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试题详情

6. 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的混和气体,一个盛有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① 原子数  ② 分子数  ③ 质子数  ④ 电子数  ⑤ 质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试题详情

5. 在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的X和Y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B. X和Y一定不属于同一主族

C. X和Y可能属于同一周期,也可属于两个不同周期

D. 若Y的原子序数为m,X的原子序数一定是

试题详情

4. 下列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 石英    B. 干冰   C. 碳化硅    D. 食盐

试题详情

3.“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 有丁达尔现象       B. 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C. 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    D. 所得溶液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