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2885  352893  352899  352903  352909  352911  352915  352921  352923  352929  352935  352939  352941  352945  352951  352953  352959  352963  352965  352969  352971  352975  352977  352979  352980  352981  352983  352984  352985  352987  352989  352993  352995  352999  353001  353005  353011  353013  353019  353023  353025  353029  353035  353041  353043  353049  353053  353055  353061  353065  353071  353079  447348 

4.“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

试题详情

3.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虽然也有私人资本参与,但改变不了企业的官办性质,具有很强的封建性,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大相径庭,在复习时应对此辩证地看待。

试题详情

2.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资产阶级,这是一个特例。

试题详情

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但这一过程非常漫长,一直到建国后,三大改造的完成,小农经济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试题详情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或甲午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

(1)背景:①____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②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____的限制,并于1903年设___,奖励工商。③民族资本家的____热情,____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及____运动的刺激。

(2)表现:①民间出现办厂热潮,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______发展尤为迅速;②由沿海向内地扩展;③涌现出____、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

(3)影响:①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掀起______与______运动,加速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②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解体。③形成“________”的社会思潮。

[易错扫描]

试题详情

3.民族工业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

(1)产生背景: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____逐渐解体。②________的刺激,洋务运动与________的诱导。

(2)产生概况:①时间:________前后。②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等东南沿海地区。③主要民族工业:方举赞上海办________,陈启源广东南海办________,朱其昂天津办________。

(3)影响:冲击自然经济,加速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中国近代化。

试题详情

2.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

(1)兴起背景:①______和两次______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②清政府内部部分官僚意识到______的重要性,形成______,并得到慈禧太后的暂时支持等。

(2)指导思想:“____________”。

(3)口号与目的:①口号:“________”。②目的:旨在“自强”、“求富”;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5)主要内容:①创办军用工业:A.以“自强”为旗号。B.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_______是第一家官办军用工业;1862年设计制造成功第一台实用___,标志着中国____的起步。C.1865年李鸿章创办的______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A.以“求富”为旗号。B.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C.1881年投产的____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④创办近代教育:创办新式学堂(1861年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开近代教育先河。

(6)性质:________________。

(7)结局:________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破产原因: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原因:列强垄断技术,顽固派阻挠,缺少有力的领导核心等。

(8)评价:①积极作用:开启了中国的____进程: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发展了近代教育与军事;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促进了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局限: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目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只限于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封建制度;因此也没有实现中国的“富强”。

试题详情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背景&原因:①鸦片战争前夕,______仍然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②西方列强通过_________,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③鸦片战争后,________的冲击。

(2)表现:

①自给自足的________的逐渐解体:

A.原因:a.资本主义入侵,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最主要原因);b.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国内市场不断扩大;c.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d.分散的个体小手工业技术低,成本高等。

B.表现:洋纱涌入并逐渐取代土纱,使中国传统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洋布输入并逐渐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列强大量购买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东南沿海等地最为突出。

C.影响:自然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使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②_____相继出现,具体为:外商企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最先在通商口岸出现)、______出现(近代工业的起步)、民族工业兴起等。

(3)影响:①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______和原料产地。②中国的________发生变化,买办阶层迅速兴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