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 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C. 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D. 标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7、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80周年纪念日的前后,中山、南京、广州、上海、武汉、北京6个城市同时举办专题图片展。几个同学看到该报后有如下讨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之所以在南京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党--中国同盟会
B、之所以在广州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建立了这个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C、之所以在上海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D、之所以在武汉举办是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此爆发
6.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是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的直接结果?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5、右图展示了近代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4. 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武装部队总司令,可谓是权力中心。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却因“莱温斯基事件”险些被国会弹劾。这体现了美国宪法中的:
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法律至上原则
3、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中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2.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这两种政治体制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反映了中心各部门的关系 B.都具有民主性
C.都体现了集权原则 D.都实行分权
1、《新唐书.百官志》载:“吏部尚书一人,正三品……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据此判断吏部尚书的主要职责是:
A、起草政令 B、审核政令 C、监察职能 D、选拔官吏
28、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
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四: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
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五:(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分)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4分)
(3)概括材料二、三、四、五,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6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3分)
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