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1.材料1:
材料2:(孝文帝)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澄曰:“伊路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1)据材料1,指出孝文帝迁都的路线。(2分)
(2)材料2中,孝文帝为迁都提出了哪些理由?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成立?当时迁都还有哪些客观原因? (10分)
(3)迁都建议遇到了怎样的阻力?对此孝文帝采取了什么对策?(4分)
(4)迁都有何意义?(8分)
20.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 也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到的认识有 ( )
①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
②改革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
③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
④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19.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土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的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18.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问的融合
17.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了( )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游牧民族农业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6.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其中,正确的是( )
A.整地碎土工具进一步发展 B.因战乱,对外贸易萎缩
C.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 D.实物交易越来越频繁
15.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下列制度,使北魏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的是( )
A.推行均田制 B.制定官吏俸禄制
C.设立三长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14.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所实行均田制的性质是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小农个体土地所有制 D.少数民族土地所有制
13.右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
D.消灭了鲜卑陋习
12.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出当时( )
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 B.鲜卑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形成新统治集团
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 D.民族差异大,强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民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