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3361  353369  353375  353379  353385  353387  353391  353397  353399  353405  353411  353415  353417  353421  353427  353429  353435  353439  353441  353445  353447  353451  353453  353455  353456  353457  353459  353460  353461  353463  353465  353469  353471  353475  353477  353481  353487  353489  353495  353499  353501  353505  353511  353517  353519  353525  353529  353531  353537  353541  353547  353555  447348 

12、我国从国外引进占城稻,并推广到江淮和淮河流域的是在:

A 南朝   B 五代十国   C 北宋   D 南宋

试题详情

11、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 青苗法   B 募役法   C 农田水利法   D 方田均税法

试题详情

10、“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反映的是哪朝什么地区的稻米产量情况:

A 三国吴、江淮地区     B 南宋、太湖流域

C 北宋、两广地区      D 明朝、江淮地区

试题详情

9、中国人民早在古代就创造过世界航海壮举。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经历了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过程,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源是:

A 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 海上交通比陆上交通方便

C 古代经济重心向南转移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试题详情

8、宋元时期,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B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市民生活的需要        D 绘画、戏剧等题材的广阔

试题详情

7、唐朝前期与西汉时教育事业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 办学的目的是为维护统治     ② 中央和地方都开办了学校

③ 开办了学习专业技术的学校    ④ 学校教育受科举制度的影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6、东汉“光武中兴”与西汉“文景之治”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完善   B 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C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东移    D 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稳定与繁荣

试题详情

5、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 加强诸侯国势力     B 剥夺王国的封地

C 分割王国的封地     D 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试题详情

4、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

A  封建制度建立并日趋完善     B 儒法两派之争已有分晓

C “仁政”最终取代“法治”    D 封建统治思想日趋成熟

试题详情

3、  铁器的使用传至岭南地区始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朝   C 西汉   D 南朝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