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3379  353387  353393  353397  353403  353405  353409  353415  353417  353423  353429  353433  353435  353439  353445  353447  353453  353457  353459  353463  353465  353469  353471  353473  353474  353475  353477  353478  353479  353481  353483  353487  353489  353493  353495  353499  353505  353507  353513  353517  353519  353523  353529  353535  353537  353543  353547  353549  353555  353559  353565  353573  447348 

    对外扩张是一系列因素导致的结果。据此回答7-9题。

7.明朝时期郑和开辟了新的航路,但我国没有从此走上扩张道路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封建的专制统治             B.天朝大国的观念

    C.闭关锁国的政策            D.封建的生产方式

8.16世纪西班牙扩张的主要特点是                                    (   )

    A.建立商站和贸易据点          B.大肆掠夺和屠杀印第安人

    C.扩张地域以亚洲为主           D.大规模从事罪恶的三角贸易

9.19世纪英国扩张的最大特点是                                      (   )

    A.大量向海外殖民地移民          B.以扩大地盘为主要目标

    C.以扶植当地政权为手段         D.以军事占领为主要形式

试题详情

    地方行政管辖制度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据此回答4-6题。

4. 西周分封制与井田制之间的纽带是                                  (   )

    A.土地与奴隶           B.土地与义务 

    C.王位与权力           D.土地与权力

5.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地方是                                 (   )

    A.陕西          B.甘肃           C.河南         D.河北

6.西周实施分封制、秦朝实施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的共同目的是          (   )

    A.巩固封建统治              B.控制边远地区 

    C.防止地方割据               D.巩固本朝统治

试题详情

文化现象是一定时代的政治和经济现象的表现,据此回答1-3题。

1.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   )

    A.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B.符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C.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2.宋朝张择端能画出《清明上河图》,最根本的是因为                      (   )

    A.当时绘画题材广阔            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

    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要

3.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                 (   )

    A.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B.统治者对教育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C.出现了反抗礼教,追求自由的文艺作品

    D.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技的科学巨著

试题详情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详情

(2)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③美援断绝,蒋桂分裂。(3分)

(3)①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3分)②在私营企业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5分)

29.(1)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分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并有所发展。(2分)

(2)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农业生产也有所发展,粮棉等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分)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左”的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遭到挫伤,农业生产急剧萎缩。(2分)

(4)从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错误,农业生产又逐步好转。(1分)

(5)“文革”期间,社会动荡,农业生产停滞不前。(1分)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2分)

试题详情

(2)不是。(1分)①将沦陷区变为日本工业原料基地,大肆掠夺沦陷区的工矿业,以满足战争的需要;②强占沦陷区的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③在沦陷区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滥发伪币,攫取中国资财。还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加紧对中国人民的搜刮;④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以实现其同化政策。(8分)

27.(1)三个变化:①材料1: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②材料2: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③材料3、4:认识到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军的全部或大部有抗日的可能。(6分)

(2)毛泽东在秋收起义过程中,进行了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2分)

(3)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②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4分)

(4)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根据实践的发展完善自己的认识。(1分)

试题详情

29.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请简述建国后,我国农业生产曲折发展的情况。(10分)

03-04年高三历史全国统一标准测试(二)答案

试题详情

28.“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的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完了。”(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联合国总部下半旗致哀。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空前之举,使得一些国家的外交官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广场上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挺身而出,站在联合国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上面为时不到一分钟的演讲。)

请回答:

(1)列举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建国时周恩来同志的主要活动。(4分)

(2)国民党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贪官横行,统治腐败”,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3分)

(3)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糖衣炮弹”的袭击,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运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8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